标签:
台湾彰化鹿港特色小镇原创旅游摄影 |
分类: 宝岛台湾 |
在台湾旅游局今年评出的十大特色小镇中,彰化县的鹿港在大陆观光客中一定是知名度最高的。这基本上得归功于罗大佑早年的一首同名歌曲:《鹿港小镇》。很多人在来台湾之前甚至都不一定知道台湾有个彰化县,但对鹿港却或许耳熟能详。。“假如你先生来自鹿港小镇/请问你是否看见我的爹娘/我家就住在妈祖庙的后面/卖着香火的那家小杂货店……”
鹿港和福建泉州隔海相望,是早期开台先民们泊舟登岸的地方,也被称作“小泉州”,曾经是台湾的文化和商业重镇。来到鹿港,给人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这里妈祖庙里兴盛的香火所透出的浓浓人文风情。穿过这道巨大的牌坊,便来到了大名鼎鼎的鹿港“天后宫”。
建于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的天后宫是台湾400多座妈祖庙之冠,整体建筑古色古香,内有山门、龙柱、石壁和石楣,刻画精致,。天后宫分前后两进,都供奉着妈祖神像。
大殿悬有乾隆御笔的横匾,上题“佑济昭灵”,再往上则是光绪亲笔颁赐的“与天同功”匾。据说当年清廷就是靠妈祖的保佑,才能顺利取得台湾,此后便将神像留在鹿港祭祀。每逢农历初一,天后宫里都会挤满上香祈福的信众,就算平日里也是香客不断。
离天后宫几十米之遥,又是一座妈祖庙,它建于公元1788年(清乾隆五十三年),比天后宫晚了103年,故称“新天后宫”,俗称“新祖宫”。门外立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御敕石碑,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
新祖宫因系乾隆所敕建,所以建筑格局仿照宫殿,大殿之两厢设置文武朝房以为文武官员行香时休息之用。
福建莆田的湄洲岛是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妈祖文化的发祥地,故妈祖又称“湄洲天上圣母”。
除了妈祖庙,在鹿港小镇的南面,还有座建于1831年的龙山寺,主要祭祀观世音菩萨,是台湾现存最完整的清代传统建筑,有台湾紫禁城之称。
龙山寺规模宏伟,格式规模仿照泉州的开元寺,连建材如砖石和杉木都由泉州渡海而来。
香炉前烟雾袅袅,双手合十或持香的民众很多,从每个人的表情当中都能感受到一份虔诚之心。
这一盆盆兰花也是祭祀之用。
鹿港镇最热闹的中山路上,有座城隍庙,创建于清乾隆20年(公元1755),由福建泉州石狮乡分香而来。这里同样香火缭绕,挤满上香祈福的信众。
城隍庙的门外就是喧闹的中山路,鹿港镇最宽阔和繁华的大街,两旁商家林立。
和台湾大多数街镇一样,鹿港中山路两边的建筑显得有些杂乱,斑驳的华丽历尽百年岁月。
说起鹿港的特色美食,真是不胜枚举,像什么凤眼糕、牛舌饼、猪油荖、肉包、面线糊等等。因为鹿港靠海的缘故,好多小吃都和鲜蚵有关联:蚵仔煎、蚵仔汤、蚵仔炸、蚵仔酥、蚵仔面线……
不过最有特色的莫过于这里特有的“虾猴”。所谓虾猴,和猴子一点关系也没有,就是一种生长在彰化濒海区域潮间带砂泥滩上的一种生物,学名“虾蛄”,长相奇特,头部像蝼蛄(闽南语为肚猴),尾部像虾,因此而得名。街头卖得最多的虾猴酥,就是把虾猴用油炸酥,加上胡椒盐,口感酥脆的一种小吃。
上图中,三种小吃,从左至右依次为,一口蟹酥、红虾猴酥和虾猴酥,很诱人的甲壳红。
在鹿港怀旧寻幽,鹿港老街是最好的去处,那里有古色古香的文物,出神入化的传统技艺,以及丰富多彩的民俗传承,无不展示着鹿港曾经的风华。照片在下一篇博文里再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