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未来计划及问题外化

(2025-10-15 11:22:36)
标签:

丁香催眠治疗

丁香焦点解决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

教育

欣爱公益心理工作室

分类: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技术心得

【巩义丁香焦点解决第22期学员坚持原创分享3567天

 

未来计划及问题外化

 

未来时间计划:

可以探索一下,咨客与其问题之间的关系上可以安置哪些未来可能性:

1.您会在您家里为您的问题保留多长时间的位置?它是否已经有了一个独立的房间?您会有一天把它赶出门吗?最早会是什么时间?

2.您会与您的抑郁症一辈子待在一起吗?还是您只是把这种关系看作短期的婚姻?

3.您偶尔萌发的对好好吃饭的兴趣是靠您强烈的意志遏制的,您作为患有厌食症的青年女性,还能做到多久?您所担心的您在生活乐趣上的突破最早什么时候会发生?

4.我们的理解是,你对父母感到愤怒并想要惩罚他们,你认为到什么时候你会对他们惩罚够了:一年后、两年后还是几个月?

对一个意识到的复发提问:

一个特别有效的治疗问题是对一个已经过去的问题行为方式的“故意发作”提问:

如果您告别您的问题已经很长时间了,但是您还是想“邀请”它一次,您如何能够特别有魅力和有效地来进行?

“仿佛”提问:

如果在会谈中有一个问题(疾病、冲突、低效)的好处变得尤为明显,那么可以提问人们是否可以通过较少的代价和更少的自我伤害来实现好处。对此人们可以对问题本身和问题的表现之间的区别进行提问,建构“这么做,仿佛”的说法:

假设您对您的伴侣的态度就仿佛您患了头痛那样,那么他仍会关怀备至地对待您吗?

如果教练之后的结果是您只是外在表现不同了(如何做),您的老板会满意吗?还是他期待您的内心态度完全地转变?

从单个的提问到整个会谈:我和我的坏性格:

以下这个关于“我和我的坏性格”的主题访谈提纲包括了迄今为止所描述的很多提问类型,适合咨询和治疗,也可以在系统培训中作为小组练习。如果谈话进行得好,谈话之后,被访谈者与他的坏性格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有所不同:有时更加友好,甚至很可爱,有时更加有距离,两者的关系总是会变得更多面、更灵活。因为坏性格只会偶尔表现出来或者只是在某些生活片段中展现。但这个谈话提纲有一个局限性:只适合于能够找到自己坏性格的人。

“我和我的坏性格”访谈提纲:

1.你把自己的坏性格叫做什么?

2.我们现在开始谈谈,你与这个性格的关系如何?

3.当你表现出这个性格后具体会做什么?

4.你在谁面前会表现出这个行为,或者在谁面前不会?

5.你从何时决定把它当成一个问题?或者谁最不认为这是个问题?

6.你何时不表现出这个行为?你周围的人会有何不同的反应?

7.你的行为有什么好的理由?

8.你如何能够把你的行为表现到极致?

9.假设你决定要放弃你的这个性格不再表现出这个行为:

会是何时,五周后,五个月后,五年后?

取而代之你会做什么?

这会有什么后果,你对此有何评价?

你认为这个放弃的决定有多好?

10.在我们谈话的尾声,你和这个性格现在的关系如何?

问题外化和解构性提问:

在听取了参与者叙述各自有关事情原委的故事之后,调解人(咨询师)作为第三方,开始谈论冲突,并且避免对争吵的任何一方产生密切的认同以保持中立。这么做的结果是把冲突说成第三人:“它”对您做了什么?认为它有自己的生命,并且把它明确地与参与者加以区分。如果冲突被人性化并被说成一个第三方,我们就可以用新的可能性来看待冲突。一个事件能够被外化,就创造了与问题之间的一定距离,使得参与者很清楚地认识到冲突对其造成的影响,可能还有冲突如何在某些方面排挤他的生活。

外化是一个特殊的提问技术,由迈克尔·怀特发明。关于冲突或症状的内容可以考虑如此提问:

1.它有多长时间了?第一次出现是在什么时候?

2.它现在对二位的困扰到什么程度?

3.如果它让事情变得更糟,事情在6个月后会是什么样?两年后呢?

4.如果您知道后果,您会同意它还是会反对它?

从问题中制造出来的痛苦被归咎于外化的“它”,可以通过以下提问:

1.它让您遭受了什么痛苦,它如何影响关系?

2.您二位的关系哪些质量被它破坏了或者无法开展?如果没有它,您二位会变成怎样?

3.它让您做了什么违心的事?您如此对它屈服,您感到怎样?

4.您最后一次积极地反抗它是什么时候?

同时,这不仅仅是外化的提问形式本身。尝试完全解构习以为常的故事,使得关于所抱怨的问题有一种全新的描述,是叙事治疗中常用的方法。它提供一种自身故事新的叙述,寻找人们关于自己的另外的描述,并且尤其强调那些被当前占主导地位的故事所掩盖的生活经验。咨客和治疗师像考古学家一样在解构性提问的过程中慢慢地、有耐心地挖掘那些被忽略的、失去的或忘记的能力与品质、资源或优势。

通过提问要做到的并非简单地愚弄咨客的故事,而是与咨客一起做出新的讲述。通过斟酌措辞,尝试把一个问题与一个病人本身区分开来,并以此扰动问题得以维持和稳定下来的描述模式。

传统的语言习惯中一个问题往往与一个人等同起来,或者被说成是病人的性格。这是由于按照一般常识,有问题的人会被认为就是个问题,障碍存在于一个人本身。通过外化,这种观点恰恰被消除。

这种方法是怀特在与孩子的工作中发展出来的。他发现,如果不把孩子说成不听话的孩子,与他们合作起来就会容易得多。他不把孩子与问题等同起来,而是以其他的方式提问:

什么时候那个小淘气(问题)会邀请你们来胡闹?

你们会对此做出什么反应?

你们会一直接受邀请还是偶尔接受?

如果拒绝小淘气会怎样?

替代性的自我描述借助外化会被逐渐编写出来。

焦点技术的修习,与学友们同步坚持心得体验的分享,每天进步一小点,心理治疗与幸福的能力如毛发之生长,不见其长,日有所长。

美好的一天,感恩每一个遇见。

 

 

 

0二十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