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

(2025-07-23 10:28:45)
标签:

丁香催眠治疗

丁香焦点解决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

教育

欣爱公益心理工作室

分类: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技术心得

【巩义丁香焦点解决第22期学员坚持原创分享3484天

 

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

 

迄今为止所描述的大部分方法,除了属于初级控制论的方法,在认识论上都涉及建构主义。这就是说它们的兴趣从对系统特点的描述转向了这样一个问题:在社会系统中,现实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以及一个咨询者如何在这个创造过程中起作用成为“共同建构者

建构主义的核心命题是,所有认识和观察都具有极端的主体依赖性。认识不可避免地受到人类大脑条件的限制。“我们知道什么”和“我们如何获知”不可分割,所谓的“发现”其实是“发明”。因此,一个观察者并未获得这个东西的“图画”,而是他所指的意义和他的描述之间的一个动力关系网络。从这个观点来看,撇开这个世界当下的认知系统来谈一个“客观的世界”毫无意义。有种夸大的说法是世界并不“存在”,然而这种说法就其自身思想体系来说显得自相矛盾,因为它暗示了一个本体论的命题,世界“是”怎样的。

海因茨··弗尔斯特和恩斯特··格拉泽斯费尔德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思想家。这种哲学思想的基础是,一个物体只有通过观察者自身的认知过程才能被建构出来:我们所感知到的环境是我们的发明。激进建构主义质疑人们认知客观现实的能力,因为现实总是以认知工具为基础,并在人自己的头脑中被“建构”出来。人类的感觉接收器,人们无论是感觉压力、味道、光、热还是声音都只是由刺激的强度而非质量所决定。人类的神经细胞感应的是刺激的量而非质,因为“……外界既没有光也没有颜色,只有电磁波;因为外界既没有声响也没有音乐,只有空气的周期压缩波;因为外界既没有冷也没有热,只有运动的分子获得或多或少的平均动能……”。

因此,不存在可靠的知识,因为任何对其真实性的认知,都必须通过一个观察者来证实,对于科学发现也是如此。因此建构主义的观点认为,现实只有与对其认知的观察者联系起来才会有意义。建构主义讲的不是“对与错”的本质区别,而是“生存能力”(通过观察发现可行方法的能力)或更适合观察者生活实践的观察。简言之,建构者感兴趣的不是地图的对错与否,而是靠着这张地图能否顺利地远行。所以局限性在于,如果地图完全是错的,那么凭着它不能顺利完成远行的可能性就会提高。我们能观察到什么,是理论决定的。这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每个理论的“视角”或偏见都会导致某些问题和对问题的见解的产生,这些见解对于问题和提问者来说是适用的。它们只是一种合适的说法,但是它们描述的未必是现实。

建构主义对人们共同创造“现实”的方式做了颇具意义的评价。交流不可能达到这样一个层次,即相互能够确切地知道对方说了什么,尤其是对方想要表达什么意思。“我认为不可能实现,一个人说的话恰好能够唤起我某个想法和概念网,使得把这个讲话者及他的表述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只要转达、发送和接收涉及对内容的理解,这些过程就会造成误导。交流绝对不是传输。从一个人那里移送到另外的人那里的,是声音、图像或电报、电子脉冲,简言之,是声音的振动模式、光或电。并且,我们只是根据我们自身的语言经验来解释我们接收到的这些能量变化。

社会建构主义比建构主义更加强调,制造现实的过程不光是由我们的大脑结构来完成的,而且也是一个社会过程。美国社会学家肯·格根被认为是社会建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这一理论属于后现代的理论范畴。这些理论中最现代的观点是,把人看成机器,把人的行为看成可以计算的程序,“人作为一种社会建构,其行为以一种复杂的方式与社会交织”,是可以通过一种模型加以替代的。在这种视角下,人不再被视为“实质性的存在”或者被环境因素影响的存在实体,而是“某种社会建构”:他正如别人以及他自己向别人介绍的那样。

与建构主义相似,社会建构主义的出发点也是如此,“客观现实”原则上是无法确知和掌握的。后者评论到,在建构主义和自我组织理论中,个体、他的大脑和个人风格是其观察并形成世界观的出发点。而社会建构主义则更强调人际关系与合作。人类的现实是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在特点的历史背景下被“社会化地建构出来”的。尽管社会建构主义对语言的意义与建构主义有相似的看法,然而它更加强调语言是根据人们之间交流的需要以故事的形式展现的。它是交流过程中最重要的媒介,“既是人类现实的产品,又是产品的制造者”。它不是从“讲话的人”这方面来考虑,而是从文本和故事方面来考虑,现实的形成不取决于单个的讲话的人。

焦点技术的修习,与学友们同步坚持心得体验的分享,每天进步一小点,心理治疗与幸福的能力如毛发之生长,不见其长,日有所长。

美好的一天,感恩每一个遇见。

 

 

 

0二二十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