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意识和交流为系统的三个范畴
(2025-07-22 10:43:01)
标签:
丁香催眠治疗丁香焦点解决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教育欣爱公益心理工作室 |
分类: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技术心得 |
【巩义丁香焦点解决第22期学员坚持原创分享3483天】
生命意识和交流为系统的三个范畴
卢曼提出,为了理解人类现实,可以把自我再生系统划分为三个范畴:生命,生物系统;意识,心理系统;交流,社会系统。卢曼认为这三个系统是独立运作的,尽管三者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相互依存。
这种概念的划分使人们理解卢曼的理论有很大的难度。到底什么叫作生命、意识和交流独立而又互不依赖地运作?这指的是三者中任何一个都无法有目标地影响其他两个。意识不能交流,交流也不能思考和感受。只有交流才能制造交流:人不能交流,甚至他们的大脑也不能交流,意识也不能交流,只有交流才能进行交流。即使心理系统想到交流,这也只是内心的、想法上的,没有实际进行的:自身的意识如同围绕在语言周围的鬼火飘忽不定……即使在讲话时意识也一刻不停地对感知加工着。卢曼把这些观点作为一个提醒,认为心理和社会方面的病理因素需要截然分开,“并且当人们想要把一方面当作另一方面的表现甚至原因时,尤其要小心谨慎。”这种观点明确拒绝了先前家庭研究中的看法,比如对家庭中某个成员的精神分裂症“病因”的看法。
“反正”我们本来就清楚,生命和意识像两股道上跑的车:意识只能察觉生命赖以生存的身体很少的一部分,现在神经生物学研究对于我们理解意识也没能提供明确的认识。如,在一本新近的心理生理学教科书里也提到,有一个用事件相关的电位脑电图(按照卢曼的划分属心理系统)进行关于认知、心理过程分析的研究,历时10几年最终也没有得出一个确切的结果。即便是不能被附加意识和交流,生命还是要走自己的一生。作为自我组织的系统,它们可以互为对方的环境因素,也可以相互撞击和刺激,但却不能有目标地去影响对方:意识……具有某种特惠地位,可以去干扰、刺激、激怒交流,但却无法装载和引导交流,因为交流只能由它自己来建构。
正因为意识和交流如此紧密地相互联系在一起,卢曼因此提出一个核心概念:意义。这是意识和交流两个系统都适用的意义。因为意识和交流都是以制造意义为特征的,通过意义这一概念,系统之间的相互扩散和渗透才能在抽象层面上很好地被描述出来。意义是一种主动选择,只有通过这种主动选择,人们才能把人类的体验在浩如烟海的可能性背景下建立秩序:体验和行动是根据意义规则做出的选择。
并且我们“反正”也知道,我们很少能把“生命”的意义纳入到意识范围,而且我们也知道,要把情绪、躯体状态纳入意识范围同样是极不容易的事情。这还包括要把我们意识的内容转述为可以用来交流的状态。卢曼把这种现象称为超负荷。
例如,当两个人谈话时,他们所谈到的内容,与他们能意识到的内容相比显得少之又少,包括观点、感觉、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觉察、谈话的氛围等。他们想说的内容比真正说出口的要多出很多。能被意识到的观念有助于交流,他们只是在“玩”这些概念,并不总是由此建构交流的现实。一个人的意识并不直接与另一个人的意识发生联络,这种联系或许只有通过某种“状态连通器”把一个大脑与另一个大脑直接连接起来才有可能,幸好迄今为止这仍是难以想象的。同时,与意识发生和运作的步调相比,交流的过程要迅速和全面得多。正因为意识能涵盖和满足的范围有限,所以两个人在交流完成以后还会去想刚才交流的内容,会去回味个别的观点……能进入意识范围的内容只是交流内容中的一个部分。所以双方的“意识”就是交流的环境,反过来,交流也是意识的环境。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自我再生系统的成分会不断致力于生成和更新自身。事件消失了,不再出现了,或许它会留下痕迹之类的,但“什么能被回忆出来,是每个系统高度自我选择的事情。这就是说,人们总会在纷繁复杂的事件中偏好地选择“回忆”出与其意义建构模式(或称之为人格、信念系统、生活观、生活方式、家庭规则系统等)相适应的东西。
当然,生命、意识、交流这三个系统会持续地相互参与。没有生命的存在,意识和交流就失去了基础,没有意识也就没有交流,反之亦然。尽管三者之间有相互重叠之处,卢曼称之为渗透,可是这三个系统从来没有一个完美无缺的相互替代,也许相互之间可以有很好的融合度,比如可以试想:可以通过语言实现治疗性互动,可以很精细地就意识的内容进行交流,可以通过治疗师的反馈知道所交流的内容被对方“接收”到了,等等。
这个理念认为,社会的、心理的和生物的系统之间具有相对较高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它对系统治疗有如下一系列的启发:
1.原则上讲,人与人之间是无法相互理解的:两个人之间无法直接相互深入地“看清”对方的感觉或者观念。交流中“只是”自己和他们的心理系统被激活了。
2.交流模式是独立于参与者的观念和感受的:当我们对交流进行交流时,交流模式的“本来面目”便得以展现,有时它完全不是按照参与者希望的那样进行。交流要得以持续下去,就要求自身的组织……能一直坚持到交流结束。比如有不少来咨询的夫妻断定,尽管他们做了各种努力,也无法从交流的缠结中解脱出来,交流系统有着自身的特点,参与者无法对其随意支配。
3.感受不会说话:治疗不是针对感受,而是针对关于感受的交流。所以,很有必要一开始就认定(对咨客和对治疗师都是如此)。在对对方的观察过程中不能相信对方的价值取向(“我知道您现在的感受”),而只能去探询。
4.正如每一种交流性的治疗一样,系统治疗不可能直接作用于生物学层面,而仅仅只能起到启发、激励的作用。反过来也一样,基因和新陈代谢也不能直接决定一个人的行为,也仅仅只能起到启发、激励的作用。这也说明了系统治疗对身体疾病的治疗限度,以及生物学治疗包括系统治疗的机会对精神疾病的限度。
焦点技术的修习,与学友们同步坚持心得体验的分享,每天进步一小点,心理治疗与幸福的能力如毛发之生长,不见其长,日有所长。
美好的一天,感恩每一个遇见。
丁
二0二五年七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