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自我再生理论
(2025-07-18 10:28:36)
标签:
丁香催眠治疗丁香焦点解决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教育欣爱公益心理工作室 |
分类: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技术心得 |
【巩义丁香焦点解决第22期学员坚持原创分享3479天】
系统自我再生理论
生命如何创造自身?智利生物学家温贝托·马图拉纳和弗朗西斯科·瓦雷拉研究了生命(生物的)系统如何与自然中非生命系统和工程系统区分开来。这些观念被引入心理和社会系统中时同样非常具有吸引力(尤其是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尽管这种引入和借鉴的合理性遭到过质疑(包括马图拉纳和瓦雷拉自己)。
自我再生:源自希腊语,字面意思是“自我生成”,意思是,一个有生命的系统自身不断地制造出它进行自身再制的成分。所有生物体的各个组成部分都经由自我组织,为了自我繁育而组织联系起来。它们经常制造和复制单个的组件,以及把这些组件有机结合(递归)起来的组织关系。简单地说,它们会用自己赖以生存的组成部分来复制这些组成部分,并因此得以生存。相关的例子,比如细胞,这是一个制造生物大分子的工厂,持续不断地制造着自身的组成部分(生物大分子),以及相关的要素(比如细胞膜),借以与外界分隔,并使得继续制造大分子成为可能。
自我再生系统:
1.一种生物在不丧失自我组织,也就是不死亡的前提下,能在多大程度上发生改变,这取决于自身的结构,或者说自身当前的结构。
2.除了对自身进行复制和再生产以外,它没有别的目的。关于它存在“意义”的断言,只是由观察者强加而已。
3.它在运作层面是封闭的,其行动受自身状态的影响,而不是受与系统不相干元素的影响。运作的封闭性与信息的封闭是两个概念。生命系统能很好地接受环境信息(听或读),但它绝不是被动地被影响、被改变、被设定。外部环境只有在与系统自身的状态发生冲突或可能“扰动”系统状态的情况下,才能成为重要环境,相关信息才会变成重要信息。
运作的封闭性:
按照早期的系统理念,如冯·拜尔陶隆菲或米勒的理论,如果没有材料、能量或信息从外部进入系统或从系统中输出,一个系统就被认为是“封闭的”。如果系统和环境之间存在物质或信息交换,那就是“开放的”系统。有生命的系统因此始终被看作开放的系统,因为它与环境之间不断地保持着联系,进行新陈代谢。
相反,现代系统理念不会关注系统在能量或信息方面是否向外界“开放”,而是系统的运作过程是否以封闭的形式呈现给观察者。就此而言,一个暖气系统的运作过程就可以被看作封闭的,温控系统和燃烧装置始终只能参照规定值运作。
因此,封闭性与汲取能量无关,而是关系到系统的自主的运作方式。比如一个人可以读报,但是并没有信息从报纸中“流出”,他的脑中也没有“输入”。而是他的认知系统在对刺激做出反应,刺激来自报纸上的文字和他的理解之间的关系,通过他自身状态的变化决定了报纸上的黑字有何意义,并产生对其自身来说重要的信息。
马图接纳和瓦雷拉在他们的理念框架下提出一个以生物学为基础认知理论。他们把人类的认知看作生物现象,并非通过外部世界的对象来决定,而是靠生物体的感知结构。这个观点对心理工作领域可能会有这样的启示:学生、病人、咨客或员工的个性特点,即使他们自己不喜欢,但首先也应该把这些特点看作与其结构想适应的、对于他们的生存有利的。因此,只有在适合其结构的前提下,改变才可能发生。这就要求医生、教师、管理人员或咨询师了解和肯定他们的学生、病人、咨客或员工系统的结构,并且在推进变化时要与之协调一致。所有干预,如果不按照这样来做,那么要么干预对象不照做,要么他们会破坏工作关系,而中断治疗、阳奉阴违或解约。
自我再生理念的核心是独立自主的概念。生命系统制造、调节和维持其自身,从外部对其过程进行有目的的干预是办不到的。它们是无法从外部被决定的,至少是不能被建构的,但当然可以对其进行破坏,对系统采取手段使其毁灭。A不能单方面决定B做什么、体验什么或想什么。人们常常喜欢采用强制措施,但是人们不能强迫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心甘情愿”与其共同生活。这种“无法实现指导性互动”的观点对于系统工作有广泛的影响。从斗争性转向合作,从努力改变他转向理解他,这使得干预的可能性提高,尤其在处理“反抗的”或“混乱的”病人时。
究竟如何使封闭运作的精神或社会系统进行交换?如果人们只能对他人起到推动或扰动的作用,使其发生与自身组织结构相符的变化,那么这样的交换究竟是否可以想象?答案存在于“共同进化”的理念当中。生命系统可以在“结构上联结”和“共同漂移”。人们很可能为彼此营造出有意义的环境,并且相互推动。马图拉纳和瓦雷拉提出了结构的联结,指两个或以上自我再生的单位如此组织,使得它们的互动达到一个递归的和很稳定的特征,使得它们彼此“相称”。递归是指,这些单位相互扰动,而且这些扰动彼此配合得很好,并且它们的步调变得越来越一致。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个系统共同漂移。有些学者认为马图拉纳的观点往往在与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结合起来时很有用,但也有些学者强烈批判它采用了生物学的自我再生理论。尤其受到质疑的是,把生物学理念移植到人类身上是否合适,“运作的封闭性”这一理念是否真的有解释价值;此外,“个体的自我再生单位”共同创造现象的观点,是否完全忽视了其生活于其中的共同社会政治背景。
焦点技术的修习,与学友们同步坚持心得体验的分享,每天进步一小点,心理治疗与幸福的能力如毛发之生长,不见其长,日有所长。
美好的一天,感恩每一个遇见。
丁
二0二五年七月十八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