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和混沌之耗散结构和协同学动力系统理论
(2025-07-16 11:25:27)
标签:
丁香催眠治疗丁香焦点解决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教育欣爱公益心理工作室 |
分类: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技术心得 |
【巩义丁香焦点解决第22期学员坚持原创分享3477天】
秩序和混沌之耗散结构和协同学动力系统理论
内稳态的彼岸:波动
比利时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学金获得者普里果金在他关于化学反应的自我组织过程的研究中惊讶地发现:在高度联结的动力系统中,在一定的条件下,不需要外部的秩序指令就能自动生成某种秩序。普里果金发现,从稳定的平衡状态经过耗能,又可以形成新的变异。他用耗散结构一词来描述这种有悖常理的现象:耗散一词令人联想到混沌和散乱,是一个与有结构相反的词汇。耗散结构指的是这样的系统,其稳定性和属性,只有通过始终开放地接受外部环境的扰动和影响并不断地变动而维持。如果系统状态大大远离平衡状态,或者偶尔突破了某一阈值,使系统不能回复到以前状态的时候,就会形成一处新的、事先无法预见的状态。
气象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蝴蝶效应:在高度不稳定的系统里,达成变化的概率经常会在50%附近,而且事先也常常无法预料状态的变化究竟会偏向这一端还是那一端(也叫两头摆现象,即岔口)。这种时候,一点最微小的偶然现象也具有决定性作用,就像刚才提到的那只蝴蝶忽闪了一下翅膀小原因能产生巨大的效果一样。在这个蝴蝶扇动翅膀引发的风暴中,如果正是这一忽闪使得系统状态发生变化的概率从49.9999999999999999%变化成50.0000000000000001%。我们就可以说正是这一忽闪“导致”了这次风暴,即使此处“导致”这个词显得极为荒唐。
基于这些认识,系统治疗倾向于不把治疗性会谈看成“钻研”,而更多地是激励和推动的过程。希望治疗中的干预能达到蝴蝶效应中蝴蝶翅膀那一忽闪,对复杂关联系统起到激发和强化变动趋势的效果。这一观念也符合到目前为止受到公认的观点,即干预的目的在于制造和利用“远离平衡状态”,需要的是扰动而非固化的共识。同时,由现有的控制模式自发地寻找符合自身条件的新的、更有吸引力的模式——既有新模式的诞生,又不受治疗的控制——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协同学:混沌与秩序之间的复杂动力系统
协同学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提出的。其核心问题是:
秩序是如何产生的?
有没有与组成部分性质无关的、一般意义上都适用的自我组织规律?
作为一种“场理论”,类似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心理学领域的格式塔理论,它研究的是在某一个场中,元素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共同——协作理论)、自己组织行为,并从整体上呈现出结构和秩序,具有某种的宏观的属性的。它研究分析的是,各成分和元素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使得各元素和成分通过“合作性行为”在整个系统自我组织的过程中有所裨益。生物学过程对此展现得尤为充分:大量的元素单元(比如细胞)必须要为整体(比如躯体)协调运作。有意思的是,这种现象在物理学系统中也能见到,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子会突然开始出现有协同性的活动,即便是在有一定空间距离的情况下也能为满足整个系统功能而“默契”地运动。
哈肯首先是在激光的运动中发现这一现象:当我们用激光灯不规则地照射一个有气体分子的空间,对其注入能量一段时间以后,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子就会像彼此约定好了一样进入某种有序状态,并且是自我组织的,没有任何外来的机制来对其进行规划。在波动期,这些原子团碰巧地或多或少彼此穿过或撞击,使得这个过程归于秩序。秩序虽然是通过这些成分产生出来的,但它反过来又制约这些成分,支配它们。如协同学讲的:长寿命、缓慢变动的东西支配和奴役短寿命、快速变动的东西。在激光束的例子里,光波就是这样一个秩序维护者。它能把原子中电子的运动纳入自己轨道。它奴役似的支配着原子。反过来,在这样一个受光照的区域,正因为受到了光照,原子才进入这种状态。于是,我们看到了一种互为因果或称循环因果的状态。某物的行为是他物行为的条件。秩序的经典例子就是语言,作为“长寿命的东西”,它迫使使用者符合其规范。其他与心理学相关的秩序有仪式、习惯、学校、文化、家庭。
协同学所属的复杂动力系统的自然科学理论推动了其他学科的研究者和理论者,尤其是心理学科,将自我组织的概念移植到心理和社会系统的背景中:系统动力是在成员之间动态的交流中经过长期的自我组织后形成的。一种模式“顺其自然”地被渐渐地发展出来,只是单纯地通过各部分的相互作用,而没有一个伟大创造者规划的蓝图(系统理论中称之为“出现”)。这种模式“始终不变”地进行下去,并且总是采取同样的行为方式(系统理论中称之为“重复”),由此它就渐渐地趋于一个稳定状态,成为“吸引物”(即成为一个“吸引人的场所”),而不会很快离开。
由此看来,诸如家庭中可以观察到的行为方式,就不是由一个特定原因、一个计划、一个有意识的企图或无意识的谋求导致的结果。更确切地说,一种模式是通过沟通和相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自动发展成吸引物的。它一旦形成,每个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就受其“支配”,也就是说,自由度被限制了。这在冲突中尤为明显,比如双方都想停止争吵,却身不由己。
焦点技术的修习,与学友们同步坚持心得体验的分享,每天进步一小点,心理治疗与幸福的能力如毛发之生长,不见其长,日有所长。
美好的一天,感恩每一个遇见。
丁
二0二五年七月十六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