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与内稳态
(2025-07-15 10:54:12)
标签:
丁香焦点解决丁香催眠治疗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教育欣爱公益心理工作室 |
分类: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技术心得 |
【巩义丁香焦点解决第22期学员坚持原创分享3476天】
规则与内稳态
规则的概念:
对系统成员行为选择的限制被称为规则。“规则”一词使得人们可以用更抽象的语言来描述反复出现的行为方式。如:
这家人,要么就是强壮、主动、活跃、乐于助人的;要么就是虚弱、被动和有病。
这家人不懂得关系。
这家人从不谈论感情。
诸如此类。规则是观察者的描述,关于系统成员如何定义现实世界、对事物赋予何种意义、哪些行为被看成是“可能或可以的”、哪些是“不可能或不可以的”等方面的推测。
当系统成员也成为描述中的一部分时,规则也可以由他们自己来总结。我们称之为明显的规则。但更多的时候,规则常常是隐含的:只有当它被打破或违反而被看成问题的时候,才会被清楚地表述出来。经验表明,如果能够把与症状行为有密切关联的家庭核心规则表述出来,将会对治疗师和咨询师非常有帮助。限制的家庭规则常常会使得家庭成员的交往变得迂回复杂。在一个不允许说出自己的需求的家庭里,一些成员会说服其他人去做其实是自己想做的事情。
内稳态的理念
早期的系统论最感兴趣的问题是,系统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如何保证系统参数的稳定,也就是关注达到稳定、内稳态的条件。
内稳态常常是通过反馈环路得以确保:偏离平衡状态的信息被感知,并由此引发调控行为,使参数恢复原来的状态。比如:
汽车水箱水位表显示下降时,我们会往水箱里加水;
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我们会转动调温器;
如果孩子做了错事,我们会打骂孩子或让其产生内疚感。
内稳态理论里设置了一种标准状态作为前提,并且将现实状态与标准状态相比对,通常情况下总会有些不足。其中隐含的意思是,现实状态与理想状态是有距离的,我们总需要去纠正点什么以达到理想状态。但从系统的眼光来看,这个理念导致以下问题:
一是诱使治疗师从外部为家庭定义一种理想状态;
二是很难调动家庭从系统内部产生不同以往的、事先无法预料的、创新的能动性。
三是这种理念也会认定系统有某种保守而趋于稳定的倾向。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观念越来越被认为过于机械化。基于内稳态模式的看法,即秩序必然是通过对现实状态和标准状态的比较从外部制定出来的,是受到批判的。对于有没有另外的秩序这一问题新的回答,还有待时日。
不同学科领域都在反复研究同样的问题:系统在什么条件下,又是怎样实现“自我组织”?在没有“指挥官”的情况下,秩序是怎样产生的?首当其冲的都是一些自然科学领域里的理论。有趣的是这些理论全都以共同的经验为基础,赫尔曼·哈肯如是总结:开放系统中自发形成有秩序的结构并非个例,而是在自然和工业领域普遍存在的。哈肯是协同学理论的创立者,该理论来自于物理学,是对激光理论从微观混沌状态到宏观秩序的转变的研究中形成的。耗散结构理念来源于化学,它是由伊利亚·普里果金提出的。生物学方面马图拉纳和瓦雷拉发展了自我再生理论。人文和社会科学只是借鉴了这些学科的一些成果,不管有没有道理,系统治疗引入了其中大量的思想。
焦点技术的修习,与学友们同步坚持心得体验的分享,每天进步一小点,心理治疗与幸福的能力如毛发之生长,不见其长,日有所长。
美好的一天,感恩每一个遇见。
丁
二0二五年七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