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不切实际和具伤害性的目标
(2024-11-23 10:34:59)| 标签: 丁香催眠治疗丁香焦点解决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教育欣爱公益心理工作室 | 分类: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技术心得 | 
 
重构不切实际和具伤害性的目标
 
一、不切实际的目标:
当被问及希望会谈能达成什么结果时,有些当事人会讲出不大可能发生的事情或办不到的期望:
我希望父母破镜重圆。
我希望自己摆脱艾滋病。
我希望我的朋友能复活。
不切实际的目标需要重新被建构,以确认出当事人潜在的需求或目标。为达成此目的,可以先询问当事人这个不符合实际的目标对他们的意义或帮助是什么。
下列范例演示了如何将一个不切实际或无法达成的目标再次建构成一个能满足当事人潜在需求或欲望的正向目标。
范例一:
咨询师:你对我们今天会谈的最大期望是什么?
当事人:我希望父母复合。
咨询师:让你的父母复合,对你的帮助会是什么呢?
当事人:我就能每天跟我爸爸说话了。
咨询师:所以,能够每天跟爸爸说话,是你的期望?(正向目标)
当事人:对,我希望能那样。
咨询师:你觉得你做些什么,能让你每天都和爸爸说话?(细节化)
当事人:我会在上床睡觉以前,定一个时间打电话给他。
范例二:
咨询师:你对我们今天会谈的最大期望是什么?
当事人:我不希望自己是艾滋病阳性。
咨询师:这件事对你来说如此重要的理由是什么?
当事人:因为那样我就可以更自在地与朋友出去逛逛,就像以前一样。
咨询师:所以能更自在地与朋友出去逛逛,是你现在希望达成的事情?(正向目标)
当事人:我希望能那样。
咨询师:当你能跟朋友在一起时,你做的什么事情能显示你是更自在的呢?(细节化)
二、具有伤害性的目标:
焦点解决取向强调咨询目标必须是当事人的目标,而非咨询师的目标。但是,若当事人表达的目标是实现后会违背法律、伦理与道德的、对自己和他人产生伤害的,或不符合他们最佳利益的,咨询师便不会赞成,即使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这包含:
未年人想要辍学。
年幼的当事人想要生孩子。
当事人想要伤害某人或自杀自伤。
当事人想要毁损财物。
当事人想要逃家。
拥护法律、道德伦理与咨询伦理的咨询师和心理健康专业人员一定不会支持具有伤害性的咨询目标。
具有伤害性的目标通常是潜在目标或根本目标的征兆,反映出当事人满足个人生活需求的渴望。运用一系列寻找解决之道的问句,将能确认出这些潜在的需求或渴望,进而帮助当事人重新建构或界定出健康的咨询目标。下列范例将演示如何把具有伤害性的目标转为有效的正向目标:
咨询师:你对我们今天会谈的最大期望是什么?
当事人:我想知道,我要怎么做才能被退学。
咨询师:你想要被退学的理由是什么呢?
当事人:因为我每科都不及格,而且我也已经不想再尝试了。
咨询师:那么,你是不是也是在说,如果你在学校能够更努力尝试且表现得更好,你就会更愿意留在学校里继续读书?
当事人:或许是吧。
咨询师:可不可以说,你的目标是:你想要了解如何在学校变得更努力且尝试表现得更好?(正向目标)
当事人:对,我想是这样子的。
咨询师:当你能更努力尝试时,第一个线索会是什么?(细节化)
当事人:我会做家庭作业。
这个范例示范了如何仔细注意到当事人所透露出的线索,并运用这些线索的讯息,将无效的或具有伤害性的目标,重新导向为有效的目标。
焦点技术的修习,与学友们同步坚持心得体验的分享,每天进步一小点,心理治疗与幸福的能力如毛发之生长,不见其长,日有所长。
美好的一天,感恩每一个遇见。亲们,上午好!
 
 
 
丁 
二0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