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与活动本身无法分离
(2022-07-22 10:41:47)
标签:
丁香催眠治疗丁香焦点解决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教育欣爱公益心理工作室 |
分类: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技术心得 |
【巩义丁香焦点解决第22期学员坚持原创分享第2387天】
思考与活动本身无法分离
如果一个正常的人在某个正常的环境下与沙泽尔进行正常的交谈,如果他问沙泽尔在这种情况下,是什么将“想”和“没想”区分开来。沙泽尔应该是回答不上来的。他肯定不能说区别就在于:在他说话的过程中,发生了些什么或没有发什么些什么。
提问者确实将“想”看成是一个独立于谈话过程并且与其是同步、并行的活动,但是“想”不是行为。有趣的是,当观察了一个又一个会谈之后,我们会越来越清晰地看到,想法很容易被描述为谈话内容本身。我们感到困惑的原因是:
词语的存在都代表着某种活动,如写作、阅读等,这使我们想要找到一种活动,不同于之前的那些活动,但又与之相似,“想”就是这样一个词。当我们日常用语中的字词的语法规则看起来大体样子比较接近时,我们倾向于用类似的方式解释他们,也就是说我们试图用类比的方式理解所有事物。
维特根斯坦常常指出“想”的概念所包含的难题,并指出哲学家把“想”说成是发生于人的头脑里的某种活动,这就引出了很多麻烦,使“想”这一活动变得玄妙且神秘。实际上,正是这种虚构的从属性活动模式构成了“想的概念”。
我们知道“学习”或“找到”之后能连接些什么样的内容,我们会说,学习一台机器的工作原理或人体解剖学。因此,我们以为也是可以“学习”或“找到”想法和思维。现在事情变得非常让人困惑,我们发现自己完全弄不懂“机器”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于是必须要假想一个独特的、“神秘的”机器。我们用相同的词语,相同的表达形式,去描述两个物体,因此错误地以为这两个物体与其真实情况相比,更为相似。
培训班的提问者会不会以为沙泽尔参考了一本规则手册呢?是的,很显然他们会这么认为。提问者似乎就是这么想的。但是,沙泽尔是通过学习才知道了如何做治疗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至少治疗与开车有点类似,都是反复训练、不断练习的结果。因此,沙泽尔开车的时候,会无意识地沿着“同一方向”的箭头前行。在这两个例子中,可以把沙泽尔所做的看作是在遵循某些规则。但沙泽尔并不是有意识地去遵循这些规则。
“遵循规则”是一种实践。一个人认为他是在遵循规则,并不等于他就在遵循规则。因此,不可能私自地遵循规则:不然他认为自己在遵守规则就同他在遵循规则成了一回事。
显然治疗过程中有一些可预见性的内容,旁观者可能认为沙泽尔的行为是遵循某些规则的结果。但是,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我遵循规则的时候,并没有刻意选择要这么做。我只是盲目地遵循着规则”。换句话说,沙泽尔利用已经掌握的那些规则顺其自然地做事。
我们不能将思考与活动本身相分离。在会谈中,沙泽尔的想法显然是基于对当前谈话过程仔细观察的结果。想法就在谈话过程的表面,没什么是隐藏起来的,所有的过程可以看到或听到。这就像是一个人在下象棋的时候,我们问他下步棋怎么走,这关系到棋局会发生什么变化。他的想法通过他所走的棋展现出来,而不是通过某种只有他自己察觉到的神秘体验展示出来。
我们不能将思考与工作相分离,因为思考并不是经缜密思考的谈话的伴随物。如果当时我们在“想”,即在跟我们自己说接下来我们该做什么,那我们就不能倾听来访者说了些什么。我们肯定会忙于聆听自己的声音,而不能对来访者所说的内容进行有效反馈。如果“想”是这样一种从属性的活动,那么就不可能存在有意义的谈话。因为我们都太忙于思考,以至于不能参与到谈话中去。
“吃”、“说”、“切割”这样的词语,同样具有动词“相信”、“希望”、“祝愿”、“打算”等“思考”中所存在的那些语法结构,要非常注意这一点,不要把它看成是理所当然的。
焦点技术的修习,与学友们同步坚持心得体验的分享,每天进步一小点,心理治疗与幸福的能力如毛发之生长,不见其长,日有所长。
美好的一天,感恩每一个遇见。亲们,上午好!
丁
二0二二年七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