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房屋检测鉴定与结构加固专家
房屋检测鉴定与结构加
固专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026
  • 关注人气:62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 !

(2011-03-29 08:46:09)
标签:

山梁雌雉

庖丁解牛

南能北秀

文化

 

举起手我要叩开历史沉重的大门,却慑于它的沧桑庄严;伸出手我要翻开历史辉煌的一页,却惑于它的纷繁神秘。仰观茫茫宇宙,夹杂晚风的阵阵凄凉,只觉“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作为广袤世界中的沧海一粟,我睁大好奇无知的双眼,带着串串问号,跨越历史,一路探寻文明的渊源。冥冥之中我仿佛看到了:

山梁雌雉

 

色斯举矣。翔局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色斯举矣”,野鸡翅膀尾巴一展,像孔雀一样美丽,然后起飞,止于一山岗上,悠闲安然地站在那里,大有“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的气势。孔子当场看到了这个景象,随之发出“时哉!时哉!”的感慨,借此向子路传达为人做事要善于把握时机的真谛。

孔子通过生动的、开启性的“山梁雌雉”来与当场化、构成化、境域化的学问“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我们“生存于世间之中”——我们天天混迹于其中、被它养育和限制的家庭、学校、交往圈子……然而我们却没有“生存于对此世间的领会之中”,总是求助于一个又一个更高级的实体来达到对“生存境域”的把握,何时是个尽头?看看“山梁雌雉”吧,当我感叹人们限于现成性的体制构架无法自拔时,又听到了:

 

庖丁的故事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于是奏刀时“莫不中音”。

一个宰牛的屠夫可以在“技”中体验出“道”,表达为舞乐音韵节奏,就是因为他所凭借的不是感官和自己的心识,而是人与牛都参与其间的构生境域。“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

在高扬“技术理性”这面大旗的今天,人无法控制求功利的机制,就如同“相处于陆”的鱼虾,以“呴湿濡沫”为文明,早已不知那“相忘于江湖”“入其境而天机自张”的境界了。

当我感叹庖丁手中的“游刃”,游离于“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领会境界时,又想起了:

 

南能北秀的偈子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神秀大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惠能禅师

渐修行固然不错,但执意于“明镜台”而“勤拂拭”,恐怕就丧失了这“道”境的纯生发势态吧!惟有放下任何可把持的现成性,才能做出那些拘泥于经文和佛教成规者永远做不出的“大”事情,使人“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达到真正切己豁然贯通的明了终结。

于是,我想问,为学与为道应当舍谁弃何,我们何时才能在这体制构架的世间形态中得大自在?

苍穹没有回音。望穿了历史延续到今天的足迹,无可挽回的沉沦埋藏了问题的答案。回眸一望,历史足音余韵袅袅,今人的步伐怎样去跨越脚下的文明故地?这次终究要留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叹号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