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功夫熊猫》与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工夫,何来功夫?

标签:
影评功夫熊猫娱乐 |
前面我写了一篇关于《功夫熊猫》的观后感,其中写到熊猫达到武术最高境界,靠的是自己的顿悟。引来博友飞跃骑士的质疑:熊猫是天才,也只有他才能顿悟至“道”;平常人则无法通过顿悟的方式去把握“武功秘笈”。
熊猫是不是天才,留待下篇再做讨论。到底“顿悟”是不是熊猫练就“无”字功夫的唯一方式,却是值得一个深思的问题。
我们再回到《功夫熊猫》的故事情节中,其实熊猫的“顿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师父的慧眼和独具匠心恰到时机的引导,再加上他们师徒之间数十日不间断的苦修训练,在很大程度上已为熊猫潜能的发挥造势。“顿悟”之前,熊猫哪晓得“潜能”何在——“I
于是,回到南能北秀的偈语上。(相关文章可参照博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2edea00100qelr.html)五祖三更传授慧能心法时,曾再三证诘他初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意旨,促使他进一步了解心性本元的究竟,他才言下大彻大悟,遂说:“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死;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不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个才代表了禅宗六祖言下顿悟的“顿”与“悟”的境界。可是不要忘了,在此之前他舂米数月磨练心性,还有后来避居在猎人队中由悟而后修持了十五年的经历。由此你就可以了解《楞伽经》中顿渐并举的道理:“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因此,禅宗也是顿悟与渐修并举。
可见,功夫熊猫的顿悟,其前提也须有严谨修持的工夫层次存在——渐修苦练,才能达到这功夫的至高境界。一句话:没有工夫,何来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