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话】孔融让梨:隐藏着怎样的惊天秘密

(2014-12-22 22:17:55)
标签:

孔融

孔融让梨

张俭

分类: 洞鉴古今·历史


孔融让梨的故事背后藏着怎样的惊天秘密

  

  说到孔融,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孔融让梨”的故事。父辈教育晚辈礼让,总会讲起这个故事。“融四岁,能让梨”,在这个看似本应该被人称道的故事之后,却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据文献载,长大后,充任北海相的孔融已是春风得意。在被问及年幼时的让梨之事时,他的回答着实令人震惊。他说,那时因为我仅四岁,吃大梨比较费劲,许久也不一定能吃完一个,所以把难啃的大梨让给哥哥,把吃起来比较容易的小梨留给自己,这样吃起来既容易而且还可多食。其实,这才是孔融让梨的真实原因。

  然而,这些毕竟是后话,但孔融因让梨一事而逃过一劫却是不争的事实。

  话说,在孔融九岁之时,家里摊上了一件大事。三国时期的士大夫张俭,因诛杀了大宦官侯揽的母亲,而被全城围捕。也正因如此,曾收留张俭的众人均被牵连,这其中就包括孔融的家。当时让张俭留宿的人就是这个只有九岁的小孔融。当时官府前来追责,九岁的孔融还童心未泯,不具备行为能力,也更因他让梨的美谈让人称道,所以他幸免遇难,但在当时已十六岁具备行为能力的孔融之兄孔褒,却无辜戴罪,最终惨死在官兵的利刃之下了。可能到死,孔褒也不会想到,就只因儿时占了弟弟的一点小便宜,却让自己无辜的搭上了性命,可悲啊!

  其实,步入仕途的孔融早已显示了他的狰狞面目,有一事足可以证明这一点。在他的父亲死后,为了把丧事办得隆重一些,他要求全城百姓都要痛哭其父。您想,演技不好的人自然是哭不出来,于是震怒的孔融当场仗杀了其中的一个,罪名是哭得不够悲痛。像这样定人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孔融怎能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一方父母官呢?

 《三国演义》记述,曹操判死孔融其中的一大理由就是不孝。闹饥荒的时候,孔融对别人说,“如果父亲不好,宁肯把东西让给别人吃,让父亲饿死”;对于母亲,孔融认为,母亲和儿子没有什么爱,就像一件东西暂时寄放在瓦罐里,倒出来后双方就毫无关系了。所以曹操才会有“融违反天道,败伦乱礼,虽肆市朝,犹恨其晚”的判语。最终,死的不仅是他自己,还有他的家人。

  所以,“三岁(虚指年岁小)看大,七岁看老”的古训,也不一定就是正确的。我们应从始至终,身正行端,危言危行,用自己无愧于心的行动来彪炳自己的磊落的人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