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智慧”点亮课堂磨砺共促成长

(2025-04-15 11:13:09)
分类: 教学天地

“智慧”点亮课堂   磨砺共促成长

——奈曼旗小学语文联片教研活动讲座

为提升奈曼旗小学语文教育质量注入新动力2025年4月10日,奈曼旗教研室在第三小学成功举办“学为中心 教学评一体化”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活动分为三个模块:示范课展示、教学经验交流和专家指导小学语文教研员、全旗各校教学负责人及骨干教师参加会议。

在本次教研活动中,三位教师呈现了情境创设、任务驱动等各具特色的精彩课堂。第三小学董洁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习作课《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新镇学区魏秀颖老师带来的四年级课文《母鸡》,得胜学区宋国坤老师执教的六年级文言文《学弈》,三节课充分展现了"学为中心"的课堂魅力。     

经验交流环节中,四所学校的代表分享了各校在高效课堂建设方面的特色实践:实验小学于立鹏副校长系统介绍了"1+3"教学模式及目标设定的有效策略;第二小学刘艳华副校长以《做有根的语文教育》为题,重点阐述了课标引领和阅读育人的实践价值;第三小学付余主任生动呈现了"以生为本,让学生站在舞台中央"的教学方式及跨学科融合的创新探索;大沁他拉小学张志华副校长则从多维阅读和梯度读书法等维度,分享了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具体举措。这些宝贵的经验分享为与会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参考。

教研室副主任王翠琴对三节课例进行了精准点评,充分肯定了教师在“学为中心”理念下的创新实践。随后以《“学为中心教学评一体化”构建高效课堂》为题开展专题讲座,从学习支架搭建、评价工具开发、项目化学习尝试等维度,为参会教师提供了可操作的教学指导。

此次联片教研活动以课例为镜,以研讨为桥,全方位展示了“目标-活动-评价”三位一体的课堂新样态。奈曼旗小学语文教育持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让核心素养在课堂中落地生根。

 

 

 

             筹备此次活动的经历

 4月7日第三节课,街道教研室王主任的电话,邀请我为10号的教研活动作经验分享。我持有疑虑,私立学校还用介绍吗?与公办学校的制度不同,评优职称不同,工资待遇不同,王主任说我,你不是要隐瞒吧?成绩那么号,不分私立公立,谁做的好就向谁学习。我不好再推辞。其实有一个原因就是随着功利心的消失我懒得写了,懒得在人前炫耀了。

周二,我紧锣密鼓开始了。搜集材料,以前写的文章能用的就拿过来用,还真有很多。感谢自己的坚持不懈的记录工作和生活。文到用时方很多呀。东拼西凑,然后找主题搭结构,布局谋篇,有眉目了。晚自习和一个老师介个电脑,开始在班级写作。等到下晚自习,共写了5200多字。雏形有了,第二天在校对,忍冬割爱删掉和主题不太相关的文字,最后剩下11页。

我把重点放在文字交流上,没有吧经历放在幻灯片上。所以幻灯片做的很简单。

4月10号在会上交流时,我给在场的领导咯啊是一个很大的震撼。会后和我说,你说的都是满满的干货,确实很有实用价值。

下面是原文分享。

 

 

 

“智慧”点亮课堂   磨砺共促成长

——奈曼旗小学语文联片教研活动讲座  张志华

尊敬的王主任、张校长(三小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首先感谢王主任让我登台分享给我和大家共同交流研讨的机会;其次感谢第三小学,给我校搭建向其他兄弟学校虚心学习提升的平台。下面我就“智慧”点亮课堂  磨砺共促成长这个主题,从以下五个方面谈一谈我的做法和收获。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

春之美,在于希望与勃发;

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

书香墨韵传风雅,笔意诗魂写淡泊这所美丽的校园里,有这样一群他们以智慧为笔,以爱心为墨,书写着育人的华章;们是心灵的灯塔,照亮学生前行之路;们是立德树人”的践行者,默默耕耘、用汗水浇灌出桃李芬芳。她们就是用“智慧”点亮课堂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大沁他拉小学的教师。我很骄傲能成为这个育人队伍的一员。我校是一所民办学校,由建校时的几个班到现在的17个班级,由开始的几十个学生到现在的700多名。有语数英音体美等专任教师45名。这所民办学校之所以能够快速成长,是因为有一个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教师团队,有智慧办学、知人善任、尽职尽责的徐校长。我们精诚团结,同舟共济,在局领导和教研室领导的鼎力支持下,在兄弟学校的大力协助下,我校取得了些许成绩,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家长的表扬和认可。

一、聚焦课堂,一课一得,多维阅读

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课堂教学改革就是从知识走向智慧,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由此可见,让智慧唤醒课堂,让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是时代的呼唤,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是课堂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的契机为此我们做了三件事:

“两有”、“两实”、“阅读”。

一有“舍得”意识王主任多次说,语文能力不是讲出来的,学习兴趣不是讲出来的,学习能力更不是讲出来的。一篇课文,引导学生自己去深度学习思考,在学习中获得阅读经验,在自主阅读中沉淀能力,达成用“法”——以“渔”求“鱼”,这确实需要教师规划好、处理好“舍”与“得”的关系。围绕单元语文要素、课后题、语文园地等取舍。舍得时间引领学生学会阅读,舍得时间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舍得时间培养学生把习得过程内化为能力。让学生“感受过程,习得规律,发展智慧”让学生在课堂内进行阅读实践,并在阅读中发展阅读能力,落实一课一得。学生既能运用智慧,通过实践解决问题,又能积累语言文字运用经验和阅读体验,建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二有思维导图

我们除了重阅读、重积累,还特别重视学习过程中的感悟。悟什么?就是悟情、悟理、悟法。我们把这“三悟”融入到思维导图之中。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思维导图就是撬动实效课堂的“支点”是构建整体认知体系,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深入单元整体推进的“支架”。让学生既可以看到“树木”,更能看到“树木”所在的“森林”。就能到纲举目张的效果课堂上,我们经常给学生搭建支架,这个支架不能搭得“太满”,“太满了”无空隙,学生会“英雄无用武之地”;也不能“太空”,“太空”了学习路径不明,学生会“停笔四顾心茫然。”

学生画着画着就会了,越画越有兴趣,越画越喜欢学语文。写不停,练不断,画成面,读跟上,成绩显而易见。只有这样才能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读书课,上成真正的语言训练课,上成能培养学生能力提升思维的课,上成读写结合、融会贯通的课,上成听得见语文能力的拔节声,看得见语文素养落地的课。所以因材施教落地生根,精准规划按图索骥,路径分明触类旁通,思维训练、抓铁有痕成为我校的课堂样态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思维导图亦如一眼活水,悄无声息流入学生的心田,积少成多,厚积薄发,学生便会从复杂的语言材料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实:一是学生活动有实效。在向课堂要质量的今天,我们遵循以生为本的理念,聚焦课堂,向实践要质量向每一个学生要质量,向每一个教师要质量,向每一堂课要质量。

语文教学,一手爪读,一手抓写,如此而已。我们从最简单的方法做起,咬定“听说读写”不放松,课堂上精讲精练,腾出时间让学生读书,加大力度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读整本书。我们从“读”字做起,树立大语文观,这就抓住了语文学科的根,不搞复杂,不走形式。  

课堂上把活动还给学生,把体验还给学生,把实践还给学生。学生有了体验才有激情,有了实践才能提高能力和思维。不要让大多数学生当听众,当看客。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思中悟。真正解决了学为中心,体现了学习活动为内驱力、为主线的方向,让教学回归到了语文规律上来,回归到学生的学习规律上来,回归到班级课堂上来。简单教,简单学,读读写写,听听说说,日积月累,才会发生质的变化

二是扎实写字。匠心独运雕细节,一笔一画总关情。我校把书写提上日程,纳入考核。制定“墨香校园”实施方案,把教案书写、作业、试卷纳入考核之中。定期开展作业展评、试卷展评活动。

提笔即是练字时,让规范整洁的书写走进课堂。打造墨香校园,校园有墨香,我们的教师才有情怀,学生才有力量和信心。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目标就会逐步现实。

我校教师参加市级、旗级、校级书法比赛获奖作品。

(图片)

是注重多维阅读:

一个人的才智始于阅读,一个人的能力源于阅读,一个人的未来忠于阅读。

可见阅读的重要性。所以要保证课外阅读课内化,课外阅读课程化。把课外阅读努力挤进课堂。自主预习时要读,基础阅读时要读,品味语言的精妙之处要读,拓展实践时要读,读写表达课时也不能忽略读。精读、默读、快读、速读、略读、浏览读等贯穿单元乃至整本书学习的始终。

二、倡导阅读,源头活水,春色满园

新课标倡导的是课内大量阅读,抓读书就是抓质量。我校以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为首要任务,并且一直保持,最终内化为一种生活方式。

我校实施“梯度”读书法。

首先分层次读:师生共读,师生推荐读,生生借阅读,优生跳跃读。

读书方式很多,检查途径分两个层面:一是校级比赛。如讲故事、演讲、诵读等。另一个是班级的读书分享。每学期至少进行3次读书分享。师生利用假期读书,开学后进行分享。随着学生的读书兴趣逐渐浓厚,一本书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欲望。于是我们便增加读书数量,扩大读书范围,拓宽分享途径,鼓励创新多样的读书分享方式。于是学生自己组织、策划、主持,制作PPT,半学年分享三次或三次以上。学生的视野得以拓宽,知识得以丰富,才干得以增长,情操得以陶冶,精神世界得以丰盈。(照片)

吴忠豪教授说:“积累语言经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读书习惯是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是在实践中领悟的。”故此我们给学生搭建了很多看得见、摸得着、行得通、见成效的“支架”,学生能够把书读“薄”继而又把书读“厚”,厚积薄发,博观约取,擦亮了学生阅读的星空,惠及了所有学生,学生快乐并成长着。(读书分享图片)

阅读好似源头活水,相荡而生涟漪,也似向阳花木,装扮绚丽春天。

学生爱上阅读。各楼层图书角的书籍他们轮流借阅,交换阅读。

教师爱研究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办公室、走廊上多了研讨的身影,磨课的声音。

家长更满意了。毕业的以及没毕业的家长纷纷送来锦旗,表达心中谢意。

学校更重视了。所有的事情都给教学让路,减负提质,静心沉淀,一切以教学为核心。

三、树立大语观,咬定教科研,成效显易见

我校二至六年级都是三个平行班,一年级都是两个平行班。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必须备好课才能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我校每周教研活动做到“四个必须”“三个不说”

“四个必须”

1.每次必须轮流自持;2.每次教研主题必须有针对性;

3.每次活动必须人人有不同层次的收获(业务领导、骨干教师、新教师三个层面的不同收获);4.每次收获必须分享。

“三个不说”

1.不说空活、套话,凡是有发言必须有具体案例做支撑;     

2.不说重复的话;

3.不说与主题无关的话。

我校有一个好习惯,就是领导听完课后,教师都会找领导或有经验的教师评课。每一次真诚的交流,都会融入新的智慧,都会有新的角度和高度。老师们都会按着其他教师和我的建议再梳理思路,整装待发,再次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思维。谁讲课,谁受益,谁就能快速成长。我常常会这样感慨:真正的教研是一种唤醒、一种打开、一种点燃、一种开悟、一种得道,需要用这种精神召唤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就是尊重这样的规律,做着正确的事。从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到课时备课、上课、磨课,每个环节都宏观规划,中观整合,微观落实。过程踏实,评价真实,效果扎实。

(教研活动图片,几张即可)

四、诗词故事,润泽心灵,点亮梦想

用诗词点亮梦想,用故事激励斗志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我就是一个诗词爱好者。我给学生背诗词《琵琶行》《陋室铭》《岳阳楼记》等,然后师生一起比赛。我还给学生讲诗词故事,诗词的历史背景。让学生在诗词的世界里走上几遭,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报国之志,思乡之情,深厚友情。让他们与诗人共情,共振,共感,共悟。让他们体会李白的“仙气”和狂妄,感悟苏轼的豪迈和逆袭,王维的豁达、乐观,陶渊明的悠然自得。还让他们把诗歌进行经纬梳理,玩飞花令,踱步在春夏秋冬的每个季节。如“花”字的飞传,“酒”的飞传,“雨”的飞传……

我把诗词梳理,写成卡片,录在抖音上。已经写了100多首,还有文言文,都是初高中的。我用诗词的力量去唤醒学生的心灵。课上,我会根据情境用小诗抒发内心感受。他们就会被激发,被唤醒,一个个小诗人争先恐后找我聊诗,改诗。(五六年级学生居多)  (小诗图片)  

2023.10.26听课纪实:

五年三班作诗蔚然成风,师生共同参与与众不同。

长此以往表达无人能比,能力突出带动素养提升。

学生的小诗略加修改变得更妙:

布局合理圆明园,建筑风格不一般。

珍藏文物价值高,一朝入侵遭火烧。

瑰宝艺术化虚无,铭记于心奇耻辱。

又一首:

昔日辉煌圆明园,仙界奇观降人间。

瑰丽美景君须记,毁于英法一挥间。

图片)

当我给教师评课时,我喜欢用诗词。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观察和想象能力,我把我写的文章有的是发表的,有的没有发表给他们打印出来,教他们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如何“我手写我心”,(我喜欢写文章,前几年发表在通辽日报、通辽教育比较多。也在河南教育、山西教育上发表过。文章保存在博客里,时不时给学生读一读。已经写过500多篇。教学天地和学生的故事比较多。)

所以,我校各班级经常开展诗歌朗诵和创编会,讲故事比赛。全校掀起了背诵毛泽东诗词的热潮。二年级背诵的最好。

当一个人的激情被激发出来,当一个人的心灵被唤醒之后,当一个人的思维被触动之时,真的就是“润物细无声”,于无声处听惊雷,课堂上随时听到拔节声。这就是教师的高光时刻,这就是一线教师的一份特殊荣耀。

五、请进专家,武装头脑,引领成长

教育没有那么多花样,听、说、读、写,攻重点,破难点,抓对标,重细节,聚焦硬核问题,锲而不舍找短板然后请专家给我们指导,所以专家引领很重要。我们多次请教研室王主任亲临学校听课指导,培训教师,请兄弟学校的名师到校讲座。王主任的每次讲座都让我们如沐春风,如饮甘露,激发了我们的信心。会后,我们及时总结反馈,用实际行动践行新的理念,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王主任讲座照片)

物转星移几度秋,追风赶月莫停留。

专家指导明方向,从此教研无需愁。

单元入手重构建,深入浅出教学评

评价操作定棋盘,抓铁有痕效果见。

脚踏实地提技能,仰望星空攀高峰。

道阻且长从容渡,风雨无阻向前行。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在大沁他拉小学,有一种传承,学校就是我们的家,学校的发展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就是这样一群普通人,没有铿锵豪迈的誓言,没有惊天动地的行为,每天都在精致地、重复地做着一样的事情,重复的事情做好了,做成型了,做出效果了,做到让家长满意,社会认可,领导赞许。徐校长任职以来,制度健全,政策暖心,教师信心满满,干劲十足。在这里,你看到的是责任,是担当,是关爱,是尊重,是认可,是肯定,是包容,是鼓励。关心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每个教师的梦想。

我们深知,其实我们做的还不够,和其他学校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我们终会初心不改,阅读当先,用智慧点亮课堂,培养习惯,返璞归真,让书精彩着学生的生活,让书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让书提升学生的认知,让书拓宽学生的眼界,构架学生的格局,厚重学生的情怀。让阅读将我们的孩子带向诗和远方。

因语文而起,让一树花开!因阅读而行,让书诗意人生!

谢谢大家,我的分享完毕。

 

 

                         2025年4月9日




 

“智慧”点亮课堂磨砺共促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