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髮記
(2009-09-28 22:15:44)
标签:
杂谈 |
其實我是一個膚淺無深度貪慕虚榮, 兼且沒有多少自知之明的人, 往往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像這一天, 我拿著一本沉甸甸九月號香港版的《esquire》去髮型屋, 當我那英俊瘦削而且敏感蒼白的剃頭師傅卻爾斯出現時, 也不讓他開口打招呼, 劈頭就跟指着雜誌封面跟他說:『照這個剪吧。』
按照這期雜誌編輯部的文字形容, 這是『一臉新蓄的鬍子還掩蓋不了開朗明亮的神情,還有那叫少女們瘋魔的酒渦依舊。他的魅力沒有連我都動搖,尖叫留給女士們』的張智霖先生的新造型, 剪了一頭碎碎的清爽短髮。
只見本來殷勤含笑的卻爾斯刹那間皺起眉頭:『嗯, 這個嘛....』
我瞇起眼睛, 自鏡裏盯著他, 慢條斯理的說:『怎樣了? 有為難的地方嗎?』
卻爾斯沉吟了一會才說:『嗯, 是這樣的, 他兩邊的鬢髮長度比起你是濃密了些, 若果忽略這一點, 單去照足剪頭頂和前額的頭髮的話, 就未必會有同一個效果....』
沒有多少自知之明不代表完全欠缺自知之明, 聽得這話, 只好鳴金收兵, 找個下台階給自己, 咚咚的跑下來:『Okay, Charles, 那麼你替我拿主意好了。』
當然, 我自己也心知肚明, 即使剪得了這個髮型, 也不會等同擁有張先生的俊臉和迷死眾生的酒渦.....
事實上個多月前張先生在香港小姐選美當晚做表演嘉賓時, 已經叫人眼前一亮:鏡頭前一身黑色西裝配這個新髮型, 已覺溫文爾雅, 無限瀟灑, 帥氣非凡, 笑容可掬, 是個叫人窩心的衣服架子一一一『衣服架子』這四個字, 還是從亦舒當年寫明星訪問稿學回來的, 形容一個人身材高佻, 穿衣服好看, 極之好使好用一一一只是口舌不清, 表達能力從來欠佳的我, 總是不能確切地形容給錯過了當晚表演的卻爾斯聽, 所以隔了幾個禮拜, 才把心一横, 把雜誌帶過去讓他參考參詳。
事後卻爾斯替我剪了一頭相似卻又不盡相同的髮型, 别有一番瞄頭一一一當然不能跟張先生比擬, 人家是天生漂亮, 剪得好的頭髮猶如錦上添花; 我卻是全靠卻爾斯的手藝來將勤補拙。
梁實秋繙譯的莎士比亞第十八首十四行詩頭一句『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為『我可否將你比喻作一個夏日?』, 用來套用在張先生身上, 才是實至名歸, 貼切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