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黑名单”有时间表才是带牙老虎
(2013-08-12 00:39:30)
标签:
杂谈 |
“医生黑名单”有时间表才是带牙老虎
国际医药巨头葛兰素史克和赛诺菲相继在华曝出“贿赂门”的同时,陕西富平妇幼保健院医生涉嫌卖婴案也在持续发酵,关于医生的负面报道频见报端。10日,中国医师协会法律事务部主任邓利强表示,受国家卫计委委托,该协会已正式启动执业医师定期考核工作。这意味着,在两年一次的考核中,因医德医风问题未通过考核的医生将被列入“黑名单”。(8月11日《京华时报》)
曾经我们以为“白衣天使”就该是“天使模样”,没想到如今“天使也堕落了”,陕西富平事件、医药巨头葛兰素史克和赛诺菲相继在华曝出“贿赂门”事件,的确让白衣天使蒙羞。面对这些医德医风问题,痛定思痛是一种觉悟,及时作为是一种醒悟。而建立“医生黑名单”之说,其出发点甚好,也有着良善初衷,即希望用“黑名单”的方式,来警示与警醒医生,让他们恪守职业道德底线。
于“医生黑名单”而言,“设立”是早已达成的社会共识。而如何设立?有怎样的建议与怎样的底线?也在一次次探讨中形成共同的认知。一者,必须坚决执行到位、定时公布“黑名单”信息;二者,必须有强力问责,“行业禁入”应提上议程;三者,须让公众参与,并尊重公众意见;四者,要与国际接轨,对于有“污点”的医生,坚决打入“黑名单”,不能谈任何的感情,也不能有任何的心慈手软。换言之,这些共识聚焦于一点,便是“医生黑名单”必须要有震慑力,才能规范好医生的行为。
不过,在这些探讨中,有一个前置条件,即“医生黑名单”已经出台,而如今的尴尬是什么?是“医生黑名单”的出台遥遥无期,并无具体时间表。去年7月,在《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发布的时候,中国医师协会副秘书长谢启麟就透露,“医生黑名单”正在考虑建立。
众所周知,对“医生黑名单”来说,没有时间表就如同纸老虎,吓吓人都有困难;有时间表才是带牙老虎,才能形成震慑力,规范医生的行为规则。眼下,医患关系早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公共关系之一,据有关部门统计,2011年全国门诊急诊达到63亿人次,平均每人每年到医院5次。在这样的境况下,更显示出尊重医患关系的紧迫性。在这里面,医生作为关键一环,只有恪守好职业道德边界,方可能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不然,必然会加重医患关系的紧张局面,影响社会和谐。
“医生黑名单”良愿甚好,须让其成为公众的福音,便应尽早出来具体的时间表和完善的路线图。唯有让公众“看得见希望”,“医生黑名单”的善意初衷,才能走进“春天里”,那何时出台、如何出台“医生黑名单”,相关部门便不应再“藏着掖着”了,而应拿出足够的诚意与决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