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献血”可以有 “无可厚非”的言论不能有
(2011-03-05 01:37:13)
标签:
杂谈 |
“互助献血”可以有 “无可厚非”的言论不能有
文/龙敏飞
据悉,目前南京许多大医院在手术前都要求患者亲友先要去献血。对此,江苏省卫生厅人士说,在用血紧张的大背景下,手术前动员亲友献血“无可厚非”。而业内人士则指出,应大力推广患者自体血回输缓解血荒。( 3月3日《重庆晨报》)
近几年来,“血荒”这次词汇频频出现在媒体面前,这意味着各地的血库血清含量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公众的献血热情越来越低,因为之前被欺骗过,医院利用我们的善意让我们主动献血,结果出来却不是那么回事,让我们大为受伤;另一方面则是血清保护工作没做好,不少医院就爆出血清浪费的新闻,既然自己身上的血要被浪费,那我们还献血做什么?在这些情况的综合下,出现“血荒”就不难理解。
如今,面对“血液紧张”,无论是出于人道主义的情怀,还是出于生命至上的理念,我们都应该尽微薄之力。毕竟,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高贵的品质,而如果能救人一命,更是胜造七级浮屠。
从理论上来讲,在血液紧张的情况下,任何健康的献血,都是对生命的一种挽救行为。而类似“家庭互助献血”这样的活动,其实完全是可以有的。我们不能因为救自己的亲人而耽搁别人的亲人的救助,从这个道义上来讲,家庭互助献血是可行的,我们无需挥舞着个人权利的大旗,言这有多罪恶,是多么地侵害到公民的权利。
南京这次的“家庭互助献血”,尽管出发点和立意都站得住脚,却依然饱受质疑,只因这缺少必要的人性化。一是术前必须献血,这带有强制性,也有绑架患者亲属之嫌,任何人都不希望被绑架,这样的行为必然会让人难受;二是卫生厅的口吻言“家庭互助献血”无可厚非,这后面四字刺痛我们的心。卫生厅高高在上的姿态,没有半点向生命致敬的意思,也没有任何人性的表白,冰冷冷地告诉你,这是你应该做的。本来是一件喜事,这么一折腾,公众心理能不有结么?
事实上,在这样一个存在“血荒”隐患的环境下,“互助献血”可以有,但“无可厚非”这样的言论不能有。因为本着从生命出发的角度出发的话,卫生厅及相关医疗机构可以大力提倡与鼓励“家庭互助献血”,而不是强制,在家庭其他成员为患者献血前,必须先征求他们的主观意愿。生命的问题,我们不需要权利洁癖,在生命面前,我们的个人权利退后一步有何不可呢?
3月4日《南方都市报》:http://opinion.nfdaily.cn/content/2011-03/04/content_20716082.htm
3月4日《新民晚报》:http://xmwb.news365.com.cn/zh/201103/t20110304_2975054.htm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