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高贫困线 还要提高救济标准
(2011-03-05 01:15:06)
标签:
杂谈 |
要提高贫困线 还要提高救济标准
文/龙敏飞
数据显示,目前仍采用国内自定义贫困线的86个国家里,贫困发生率最低的是中国。但全国政协委员沈雯在递交给全国两会的提案中称,太低的贫困线让过亿居民人为“被脱贫”,建议现有贫困线应至少提高一倍至2400元以上。( 3月3日东方网)
贫困线过低,这个大家早有耳闻。一直以来,相关部门夸耀我国贫困人口有多少的时候,谁想到这背后玩的还是数字游戏,标准最低,自然贫困的人口最少了。但是,这样表面的光鲜不能掩盖问题的真相,那些真正贫困的人,贫困线即便压得再低,他们还是无法维持生活。你画根线,说现在人家不贫困了,那只是自欺欺人而已,对真正问题解决而言,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而,政协委员提出提高贫困线,其实是一种对现实的正视,应该得到拥护与支持。
这样说是有确切依据的。以GDP的发展来看,1985年GDP为7780亿元,贫困线为200元;2009年GDP为33万亿元,贫困线为1196元。GDP增长了42倍,贫困线却只提高了5倍,这样的贫困线显然过低。再者,联合国确定的“绝对贫困”标准是日均消费低于1美元,从这来看,那“绝对贫困”者的标准也是2398人民币。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从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还是国际标准,我国的贫困线提高应在情理之中。
但一个贫困线提高了,贫困人口的问题就能解决么?显然有点痴心妄想。一方面,那些本来就在贫困线下的人来说,提不提高贫困线对他们的影响不大,扩大的只是覆盖面,并没有提高救济标准;另一方面,假如贫困线提高了,但是救济标准却没有变化甚至降低了,用同样的钱去覆盖更多的人,这种情况,也不可能解决贫困人口的生活问题,反而有点雪上加霜的意味。再说了,即便按着民意所趋,将标准提高到2400元左右,那也最多能维持一下正常的生活问题,而这,还是贫困线最初统计时定制的标准。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经济也在快速发展,如果贫困线只能继续维持基本的吃饭问题,显然不是“与时俱进”之举,也会让人诟病与质疑。再者,这些贫困人口家孩子的教育问题,自身的医疗保障等问题,同样需要考虑。毕竟,我们不再是求温饱的时代,而是被小康的社会,那所谓的救济标准,同样也需要提高,如今,这个问题却被很多人忽略了,过分地去关注贫困线了。要知道,关注贫困线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一群人,要帮助这群人,光定个标准显然还不够,还需要在救济标准上下功夫。只有提高贫困线与提高救济标准“两手抓”,才是那些真正贫困者的福音。
文章发于3月4日《新华每日电讯》: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1-03/04/c_13760066.htm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