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粉增白剂被禁 能否丢了“面子”安了心?
(2011-03-03 21:56:49)
标签:
杂谈 |
面粉增白剂被禁 能否丢了“面子”安了心?
文/龙敏飞
卫生部等部门 3月1日正式发布公告,撤销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自2011年5月1日起,禁止生产、在面粉中添加这两种物质。(3月2日《新京报》)
从5月1日起,你看到的面粉可能不那么白了,做出来的面食也不再那么光鲜了,因为“面粉增白剂”被禁用了。从1986年开始,一种名叫“过氧化苯甲酰”的面粉增白剂进入我国,从那时起,我们的面粉才越来越白的,而如今,面粉的颜色又可能变回去。做了二十多年的试纸,当面粉的“面子”即将丢失之时,我们的心似乎安妥了些。
虽然没有权威的数据表示面粉增白剂有害,甚至于禁用的理由也不是这危害身体健康,而是按照现行的《食品安全法》:在食品当中使用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要证明确有必要,而不是只是说有害无害。而这次禁用增白剂,显然是按照这个法规,也就是说,是技术上的娴熟表明我们并无使用增白剂的需要。更何况,早在1997年,欧盟正式禁用面粉增白剂;澳洲和新西兰也随后禁用。在这样的大背景与大趋势下,面粉增白剂被禁也在情理之中。
当然,也有人表示面粉增白剂无害,没必要禁止。我们不能就此揣测这部分人就是生产厂家的“水军”,但我们不得不发问的是,既然面粉增白剂没有完全添加的必要,我们为何要用呢?更何况,即便面粉增白剂适量无害,但这个量的把握与监督又如何让人安心呢?要知道,据报道,江苏如皋一家食品添加剂公司在生产面粉增白剂时加入了石灰粉,含量达30%。这种情况下,我们对面粉增白剂的担忧如何排除?
对于此次禁用面粉增白剂收到一定的好评,我们也必须承认我们在观念的进步,因为我们不再过分追求“色”上的东西,食品的“面子”如何已经不那么重要,最重要的安全,只有当这样的观念深入人心时,禁用面粉增白剂受到的阻力才会越来越小,如今正是如此。当然,在“面子”与“健康”的选择中,我相信多数人会选择后者。因而,最大的阻力还是公众权益与生产者利益的纠葛,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公众的权益胜利了,面粉增白剂被禁即将走入现实。
必须承认,面粉增白剂被禁的最终目的,还是希望食品丢掉“面子”让公众安心。但如今,面粉增白剂被禁,面子是丢了,但公众真会心安么?这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现实命题,一方面,面粉增白剂会不会像三聚氰胺一样阴魂不散;另一方面,该禁止的只有面粉增白剂么?因而,我们只能把面粉增白剂被禁当成食品安全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把这样的“一小步”,当成食品安全管理的基石与动力,不断地去营造一个良好的食品安全氛围,最终让我们对食品安全安心。毕竟,禁用面粉增白剂只是手段,食品安全才是目的。
文章发于3月3日《生活新报》:http://news.sina.com.cn/c/2011-03-03/101822045352.shtml
3月3日《华西都市报》:http://www.wccdaily.com.cn/epaper/hxdsb/page/1/2011-03/03/007/20110303007_pdf.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