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毕业论文具有“倒逼效应”
(2009-10-14 19:38:15)
标签:
杂谈 |
取消毕业论文具有“倒逼效应”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拟从2010年起在教学计划中删除毕业论文,而以在报上发表新闻作品、评论等有具体篇目及质量要求的毕业设计来代替。(据10月11日《成都商报》)
大学毕业要不要写毕业论文,近年来因论文抄袭案的新闻屡见报端,其争议也逐步升级,赞成者反对者各执一词!从争议的实质问题来看,反对者认为论文有“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之嫌,而且其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可赞成者则认为其需要的是规范而非取消,取消乃十足的“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之举。可是,不仅学生、连老师,甚至卓有成就的教授都难逃毕业论文抄袭之案,尽管有各种似是而非的理由,但其绝对是对当前大学,甚至整个社会“论文论英雄”现象的一种警示!
众所共知,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论文制度曾经取得辉煌的成绩。可是随着大学的日益普及,英语四六级、毕业论文被学生戏称为“两座大山”,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排挤和家长的质疑。就其原因,一方面是大学教育本身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国民教育;另一方面,当论文“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限度后,学生看过类似论文多如牛毛,还让其静心写论文已经不可能,于是,借鉴加抄袭的模式必然成为发展的新趋势!当其成为一种“固定偷懒模式”时,取消还是规范的争鸣便诞生了!
大学毕业论文真的是应该规范么?那应该如何规范呢?导师年年都说“不要抄”,可学生依然是“不要听”。有人建议导师全责制,可导师忙得过来么?也有人建议用“反抄袭软件”,可是软件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语言是自己的,不具备自我主体意识的软件肯定不可能识别。
大学教育的本质是为社会提供人才,而新闻专业的学生,他们的水平不是由论文决定的,而是要通过社会的检验,一旦“毕业论文”取消,而以发表的新闻和评论为依据,那么由此必然“倒逼”学生努力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并且加强与社会的接触——让自己跟着社会走。继而推动大学其他专业自内而外地对论文制度进行改革,培养学生必须独立自主去学习的能力,其“倒逼效应”影响巨大,不容小觑!
值得一提的是,07年华中师范大学涂艳国教授就提出建议“与其滥竽充数,东拼西凑,不如取消本科毕业论文。”对此,中国青年报曾经做过调查显示,71.3%的人认为本科毕业生对毕业论文不重视,42.5%的人认为本科毕业论文应该取消。而这一切,仅仅停留在纸面文章上,如今,川大将其推进校园,首吃“螃蟹”,这是改革的讯号!
无论如何,取消毕业论文,都可以看成是高校教育体系深层次改革的号角和前奏。当然,社会各方面的质疑和建议,也只会“倒逼”有意向的学校进一步细化改革布局,科学化改革方案,以及出台更完善和更富有人性化色彩的配套政策!
文章发于10月14日《四川日报》,文章链接:http://www.sichuandaily.com.cn/2009/10/14/20091014704284441438.htm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