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
网友:龙敏飞
与市民和运营商对垃圾短信的“麻木”相比,短信群发公司对此却异常敏感。据记者调查发现,在广州活跃的短信群发公司数以千计,每家公司每天短信发送量以百万计,而且能够很准确地到达“需求的用户身上”。我在想,谁把我们的信息给卖了啊?
◎跟帖
在互联网上“裸奔”
◇“在互联网上,我们一起裸奔”,真是一语成谶,如今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成立。你想想,你的手机号码、电话、年龄、职业甚至每月电话费消费都处于“半曝光状态”。
◇到底是谁把我们的隐私卖给了他们呢?是通信公司还是我们的企业?
◇关键问题是我们的隐私被泄密了,我们的隐私权遭到无情的破坏。谁应该为公众付出的代价买单,谁才是罪魁祸首?这些,我想,运营商是逃脱不了关系的,个人资料是给了你的,话费多少等也是你们的“内部资料”。
相关部门该管管了
◇对于短信群发公司,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叫停他们——侵害隐私权、行骗者的帮凶等。
◇换个角度来想,既然短信群发公司能够获取我们的“隐私”,那么其他一些类似的公司或者企业呢?是否也对我们的信息了如指掌?不敢说全部,但是最起码是存在这种可能性。
◇一方面固然是人们对于隐私的维护意识尚且不够,但是另一方面,则是赤裸裸的金钱与利益的纠葛。而后者,无疑是毁灭性的。
◇相关部门不能不问不闻,任其发展下去,我们可能成为完全的“透明人”。
文章发于9月17日《城市信报》,截图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