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女性韩国离婚率时机成熟经济条件杂谈 |
分类: 答疑解惑 |
【网友来信】
李老师,你好!看了您的博客,太多数都是咨询有关感情与婚姻方面的问题,但是我却想向您咨询一个与大家相反的问题,就是关于一辈子独身不婚的困惑,想听听李老师您的建议与开导。
我是一个女性,今年30岁,未婚。首先,我没有受过感情上的挫折或是性取向有问题(大多数人听到我说今生决定不婚都认为我不正常)。我也曾经经历过初恋,热恋,但都因为一些因素和平地分手了,以前也想顺其自然地成家生子做一个平常的家庭主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想法就慢慢变了,或许也受一些身边朋友的影响,有很多婚后都不是很幸福,再加上现在的社会离婚率也很高,就觉得不想进入这个围城,一个人过也挺好的,这几年我都习惯做什么都一个人,从不觉得孤单啊什么的,反而觉得这种感觉挺好,于是我就暗暗打算不结婚了,但是随着年纪的逐渐增大,来自父母的压力也随之增大,您知道,通常父母是最关心子女的终身大事的,而且我父母都是很传统的人。从三四前年起父母就一下直催促我找男朋友,一开始我都是以没有合适的为由搪塞,再后来父母就到处找人介绍,把对方的号码告诉我让我自己联系,但是私底下我却把那些介绍的对象号码立即扔掉。因我没有跟父母住,目前我在上海工作,父母在老家。平常都是通电话,所以烦恼都是在来电话那一刻,每次都是以拖带骗,日子久了,我感觉到了父母的那种发自内心的担扰,因为我的性格是不敢跟别人说不,父母也一样,不忍心跟他们说我今生不结婚了。所以非常困惑,一方面又不想走进婚姻,一方面又不想伤父母的心。
去年过春节我有跟我妈妈谈过一次,我表达出来我不准备结婚的打算。其实我自己也有计划的。做这种决定绝对不是小孩子过家家一样说一说而已。我本想趁现在在上海工作的机会多积累一经验,等时机成熟了经济条件也允许了,就再回去老家做个小生意什么的,到时也有资本来养活家人,照顾父母一直到老,这就是我的想法。但是父母认为我这个想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不顾全大局的,认为我这么的悲观不看好婚姻是不负责的一种表现。在老家,女人都是很早就嫁了,然后生一堆孩子。如果女儿年纪这么大了还不嫁,肯定是有问题,做父母的就会觉得没面子,所以我父母一方面也是受不了乡亲们的眼光。但对我来说,里子永远比面子重要,自己过得好才是真实的啊,那些面子跟异样眼光我全都不想理它。
今年以来我都很少打电话回家,因为每次都会说到这个问题,一说我妈就哭,我也变得敏感。久而久之我跟父母的隔阂就深了,现在感觉跟父母的互动都是相敬如宾的感觉。我很苦恼,难道自己要独身就这么难吗?其实在香港,台湾,日本韩国独身的人比比皆是,父母也都尊重子女的想法。有时看到韩剧里面40多岁还未婚的都跟父母相处的很好很溫馨,我就非常的向往。历史上也不乏独身的名人,有谁规定每人都必须结婚吗?国人都将这个列为判断题,在我看来是一道选择题,我只是选择了这条路,我知道凡事都有好有坏,结婚有结婚的好处,不结婚也有坏处,在权衡这两者之间的利弊后我还是选择后者。那么李老师,您的看法是怎样的呢?独身是一种罪吗?我该委屈求全按父母的意愿结婚吗?我坚持独身观是否有可取的办法或是如何说服父母?十分期待您的回复。
——————————————————————————————————————————————--
你说“我也曾经经历过初恋,热恋,但都因为一些因素和平地分手了,以前也想顺其自然地成家生子做一个平常的家庭主妇”,又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想法就慢慢变了,或许也受一些身边朋友的影响,有很多婚后都不是很幸福,再加上现在的社会离婚率也很高,就觉得不想进入这个围城,一个人过也挺好的,这几年我都习惯做什么都一个人,从不觉得孤单啊什么的,反而觉得这种感觉挺好,于是我就暗暗打算不结婚了。” “或许”二字说明什么?它告诉我的信息是你还没有最后为自己找到独身的理由。“或许”是一种猜测,独身只不过是一种对多次相亲未果的逃避和对未来婚姻的恐惧。相亲失败算是么?我有个女性朋友43岁才找到爱人,现在依然过得很幸福。离婚率高怕什么?婚姻法之所以法定“结婚自愿离婚自由”,想通了,离婚和结婚都是为了追求幸福,只是方式和结局不同罢了。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内心的感受,取决于你看问题的视角,与外部条件无关。别以为婚姻都是爱情的坟墓,我曾听见有个女士说:“是坟墓我也要结婚,不结婚,我怕我死后连坟墓都没有。”
我经常说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自己选定的文化中,我们是中国人,中国人的婚恋文化是什么?“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依然是主流。你听了可能会说想不到李老师也像老妈那样老土。不!这样说,是因为你还不了解婚姻。婚姻有繁衍后代的功能,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繁衍这个责任。年青人选择独身,实际上是对生儿育女高成本的一种逃避。结婚了,生孩子了,生下的孩子表象是是自己的,实际上是社会人,培养儿女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为人类传承做贡献,所以是每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你说“在香港,台湾,日本韩国独身的人比比皆是,父母也都尊重子女的想法。有时看到韩剧里面40多岁还未婚的都跟父母相处的很好很溫馨,我就非常的向往”,这源于文化的不同。你是在中国内地,要是在香港、台湾、日本和韩国,我想你妈妈也会理解你的。还有一点我要告诉你,香港、台湾、日本韩国的社会救助机制比中国内地要完善得多,至少他们不用养儿防老。而我们,养儿防老在一定时期依然会被社会主流文化所认同。你妈妈不同意你独身,某种意义上是她比你更懂得这个道理。你说“等时机成熟了经济条件也允许了,就再回去老家做个小生意什么的,到时也有资本来养活家人,照顾父母一直到老”,你是能照顾父母了,但你老了谁来照顾你啊?
结婚还是独身,确实各有好处,如何选择要考虑我们内心的需要、生存空间的文化和生存发展条件。你妈妈之所以难过,一是担心你一个人今后的生活,二是受不了别人的议论,至于你的照顾倒是次要的。你是一个孝女,所以顾及妈妈的感受,妈妈的感受又影响了你的决定。但你考虑过没有,孝的本质是顺,不顺谈何孝啊?你能在上海生存,相信你也有结婚生子的条件。你才30岁,能否不要那么早就做出独身的决定?
给你一个建议,晚上一个人静静的躺在床上,以10年为一个时间段想象你今后的生活,尽量把各个年龄段会遇到的事情和心情都想清楚,然后再做决定。
30岁:“一个人过也挺好的,习惯做什么都一个人,从不觉得孤单啊什么的。”
40岁:“。。。。。。”
50岁:“。。。。。。”
60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