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螺,曾经好像叫做灰筒钗或者烟筒钗,煮熟后里面的肉吸出来吃掉,而壳可以作为一种玩具的载体,究竟怎么玩就忘记了,印象已经很模糊。
丁螺是海产品,不同于与血吸虫关联的那种,那是小丁,在淡水沟里。
生活市场里卖丁螺的比较少见,看见了就带点回去。
那样子看起来是足够新鲜,大娘说每一粒都有检查过,不会坏掉。数量不多,有时间仔细辨认,这个可以相信,而且尾部都有肉裸露出来,是真凭实据。这东西最怕坏掉后里面充满了淤泥,外观看不出来,餐桌上碰到了那就非常糟糕。
丁螺一般是在海鲜排档吃,有专门的调料,酸甜之中带着微辣。
以前常有饶平海山或汫洲的女人挑丁螺到村里走街串巷叫卖,每斤几分钱,也可用大米或番薯去换。
现在每斤十元,涨价差不多五百倍,这个涨幅在海产品家族中可以算是很高。
身价高,可能就有点骄傲,很执拗,不配合。
煮好之后,前吸后吸都枉然,那肉就是不出来。
在排档点丁螺吃,经常会有一股淡淡的不协调的味道,是因为存放的时间长了才产生的特有异味。生活市场的不会,但是火候成了大难题,无这方面的经验。
一开始以烫珠蚶的方式,水开了便放进去,然后熄火,停留一阵子后捞出。
结局是吸不出来。
再回锅,继续煮,效果还是不好,跟排档做的完全不一样,千呼万唤不出来。
不愿意出头就算了,不勉强,就看做是块鸡肋,弃之也不可惜。
下次有买再请教正确的使用方法。
扇贝八粒十元,性价比就要好得多。
人工养殖,有没有孔雀石绿残留并不清楚,如果有也没办法,都是无差别、无例外,到处一个样。
相比于干贝,扇贝就少了防腐剂,这个是客观事实。
曾经在惠州市的惠东县海边的村子里买干贝,要求那种不加任何防腐剂的,店家说有,但是观感很差。她从冰柜拿出一大袋,都是些粒子很小的,摆不上台面,色泽也暗淡。
买了两斤,回来后放在冰箱的保鲜柜里慢慢用,不料一个多月后就开始发霉了,只能舍弃,完全没药物处理的干贝要冷冻才行。
十二粒蚝拼凑成一盘,调料比较简单,菜脯碎煎蒜蓉,加点辣,如果对外营业,味精是必须。
炊蚝、炊扇贝时图省事,配料一开始就放上去,其实这样不科学,未能把效果做到最好。因为清蒸期间不断有蒸气化成水分积累在壳上,冲淡了调料的原味,风味就要打折扣。
所以如果要做到最好的色香味,就要待蒸到七八成熟时再去水上料。
划鱼,不知是不是福建、浙江一带所说的黄鱼。肉很细嫩,属于小鱼一类,吃起来费事,不喜欢。老板说撒点盐放一阵后煎烙,很好吃。
就弄两斤吧,试试看。
治大国如烹小鲜,划鱼是小鲜,煎烙时只能翻一次,不可频繁翻转。
每次到海边,第一目标还是半咸淡水的非洲鲫,用来清蒸非常清甜,不过这次没人摆卖,划鱼便成为替补。做二味,煎一鼎,其余煮豆瓣酱。
海鲜基本是每周一次,卤鸭就断断续续,上星期有鹅肉,鸭就省略。外面的卤鹅火候和调料等都有差别,不太入味。也理解,全鹅的加工有难度,脚翅是个难题,而且他们还要维系体重,控制成本,所以火不能太大,卤料用普通香料。
对收下的鹅肉不太满意,终于还是能够尽快完成掉,无库存。
七月半过后,很快又是一个星期过去。
昨天上午无出门,打开电脑想看看近期很火的话题《黑神话:悟空》是怎么回事,浏览了几回,看不懂,不知是否还要下载什么软件然后去参与。从来不曾玩过电脑游戏,对于这方面是外行,不过上星期的游戏股002425凯撒文化解套并略有收益,可能与这个话题有关。
游戏之后回归现实,回到人间烟火,于是换了农牧渔的002746仙坛股份,感觉已经调整到很不错了,就买下,谁知还未见底。
仙坛是鸡肉股,但愿是真的鸡肉,而非鸡肋。近期就认真的涨一波,让股东可以买鱼吃肉。
昨夜尝到名义上的胡椒鸡,味道一般,却诱发了自己做胡椒鸡的想法。鹅和鸭题型大,要解决掉需要时间,鸡就容易多。
所以近期可以尝试来做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