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的“盐灶神欠拖”

分类: 日常琐事 |

年怕中秋,中秋佳节已经度过,稍不注意新的一年就要到来。
新春期间的潮汕农村处处游神,而盐鸿的盐灶(上社)则以独一无二的形式与神互动,场面比较震撼。以前信息传输相对局限,盐灶拖神的故事流传并不深远,大概在饶平到澄海之间,正月社日,邻近乡村的亲戚朋友过来做客,喝酒吃鹅肉,然后到老爷埕看热闹或者起身参与拖神,回去后津津乐道。
自媒体发达之后,随着照片和视频的扩散,盐灶拖神的场景已经无所不知,而为什么要拖神,拖的是什么神,众说纷纭,各有各的信息来源和版本,有的相对接近当地人的流传,有的偏差远了些。
游神活动年复一年,神的故事也是口口相传,《盐鸿镇志》是地方性的官方记录,应该算是正统,里面有“盐灶神欠拖”的文字表述,把它摘录出来作为参照。
盐灶乡面临大海,乡民以捕鱼为生。相传清乾隆年间有一渔民在海上挨缉,捞得一尊神像,赤面红须,脸生瘊子,眼珠突出,炯炯有神,左手按膝,右手执锏,好不威武!那渔民骇怕,随手甩掉,可是挨行几步后又被捞上来,这次他没再甩掉只对着那神尊像祷告:“你若能帮我捞得满满一缉篓鱼虾,我就带你回去。”当天果然缉获甚丰,于是他把缉竿当扁担,一头鱼虾一头神像挑回家。请问乡人,都不知是什么神,他便把它安置在乡中神庙里供乡民朝拜。从此香火大盛。
盐灶乡有旧习俗,每年农历正月游神抬扛神像要拈阄,中阄的要安排酒席请人,穷人家深为所苦。那年这渔民恰好拈中了阄,无法排办酒席,寻思无计,便埋怨这尊神像来。越想越气,夜里索性偷偷带了绳子跑进庙里,把神像捆绑拖下来,拖呀!拖呀!一直拖到海滩,把他埋进泥滩里,边踩边狠狠地说:“你呀!没有保佑,反来害我,我若发不了财,一万年也不把你挖上来。”他回到家里猛然想起,明天乡人不见神像怎么办呢?无可奈何,只得夤夜收拾行装过洋去了。
事也凑巧,那年盐灶乡五谷丰登,渔汛大旺,那渔民在南洋也发了财。他想这定是老爷暗中保佑,因此快到游神日子就匆忙赶回家乡,把神像挖起来,粉饰金身,供上神殿。消息传开,大家都认为:老爷一定喜欢拖,越拖越兴旺。此后每到农历正月廿一、廿二两天游神节日,众村民便用绳子把神像捆绑在神轿里,众人扛着,猛冲猛拼,有的想把神拖下池,有的则不相让,双方各显身手,拖拖扯扯,你争我夺,抱腰拽腿,扭成一团,真热闹,这就叫“盐灶神欠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