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日,可到坛头散步

(2023-09-17 14:44:58)
分类: 日常琐事
秋日,可到坛头散步
   绿竹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改用孟浩然《过故人庄》的诗句来描述眼前的山光水色是再合适不过。
村子叫坛头,在澄海盐鸿镇的最东北端,山北大道的终端处。
鸣凤广场一侧,三四片杂草丛生的虾池正在改造,以步行漫游为主基调,建成之后这个区域就有了新名字,叫做灵惠瑶池。
灵惠,是因为池堤上有个妈祖宫,宋代宋高宗二十六年(1156)封妈祖为“灵惠夫人”,后来的历朝历代还一直有加封,设计者觉得还是灵惠好听,便取名。
绿竹与青山之间还有一大片果林和菜园,然后就是国道324线,有大道,而无噪音,因为离大道还差得远。
秋日,可到坛头散步
 妈祖宫看起来似乎有改建过,不是最原始的建筑。
秋日,可到坛头散步
   鸣凤广场有两大靠山,澄海的莲花山和饶平县的大北山,不远处的山是莲花山。
秋日,可到坛头散步

 白云缠绕的是饶平县的大北山,山下有一小村庄,叫北山村,与坛头村一样,村人多姓曾。
这个鸣凤广场主要是要纪念坛头村曾姓先祖、也是进士曾鸣凤而命名,曾鸣凤是坛头村人,据说也是饶平北山村的外甥,小时大多数时间是在北山村读书和生活。
曾进士自幼体弱多病,读书用功却也费神,中进士后又操劳过度,英年早逝,所以流传的故事并不多。

秋日,可到坛头散步
一水护田将绿绕,环村路东片的改造差不多了,村道往东面过去一点点,就是汕北大道,没有身临其境就不清楚这个村的地理位置是多么的得天独厚。
秋日,可到坛头散步
      从村道上汕北大道,再向东就是成片成片的虾池,近水楼台,坛头曾经是“百禽之乡”、“鱼米之乡”,后来转型,专业拓展水产,养虾。
秋日,可到坛头散步
秋日,可到坛头散步

秋日,可到坛头散步

船港,一路向东就是大海,那里有待开发的海底温泉。
船港路要增建栈道,这条路一面通海,一面延伸到老厝区,中间有风雨长廊可休憩,建成后会更加路漫漫其修远兮,予将来回而散步。


秋日,可到坛头散步
   繁体的坛,按照地方文化学者陈耀贤先生的考证,坛头的坛不是坛坛罐罐的坛,是挡水的埦,清代《澄海县志》记的是坛头,这个坛没有繁体字。
繁体字写就写了,并不影响他的潮汕音,读是读作王,大王的王。
秋日,可到坛头散步
       老厝区环境非同一般的静谧,非常适合闲时的散步。
当然,老厝区非常破败,被遗弃,大多数人去楼空,那也是事实。
每次经过,内心总是有一种触动,觉得这些风烛残年的老屋,其实蕴藏着无尽的生机。这个区域比较有意思的特点就是机动车无法进来,无喇叭和发动机声,幽静,安全感特别好。
旧屋早已不住人,如果村里有个平台,使有兴趣的看客能够与屋主取得联系,协商好条件,然后来改造成小酒肆、小茶座、小餐馆和各种功能室等等,巷道也来复古一下,整体的观感应该非常舒心,古典之中弥漫着淡淡的商业气息,不同的过客,各取所需。
整个区域作为独立的慢生活区,总体的效果要比其他功能相似的建成区好很多,老厝区的巷道不足以通机动车,但区域外围到处都是停车位,绰绰有余,这一点是其他场所无法比拟。
秋日,可到坛头散步

秋日,可到坛头散步
   教堂旧址,这个片区大概在酒铺巷附近。
酒铺巷,望文生义应该是巷子比较深,巷头巷尾偶尔会飘来一丝丝的酒香,那是曾经的场景,村里人集体的记忆。
坛头盛产对虾,但村里无零售与虾有关的鲜品或者加工品,这个就有点说不过去。所以偶尔也觉得如果有村民在老厝区某个沿街旧屋中腾出点空间,稍微改造一下,成为小吃店,专门来经营虾肉粿条汤或虾肉粥、虾肉砂锅粥等等,家庭式的,估计可以维持。毕竟成本极低,食材鲜美,又是就地取材,很有特色,而交通又那么方便,只要用心做、耐心做,说不定可以做出不俗的品牌。
以后如果真的听说有虾肉制品的餐饮店,肯定会顺路或者专门去吃一碗,毕竟整个澄海区,就是这个村交通最方便,抵达最直接,而且停车完全无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