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义理人情近松门左卫门日本戏剧契约精神文化 |
义理人情——日本人的内心矛盾
义理人情是“义理”和“人情”两个单词合在一起的词组。“义理”是社会生活中要求他人的道德准则,如同中国古代的“三纲五常”一样。“义理”是在父子、主仆、师徒等的上下关系中,以及在友人和邻居等的对等关系中所必须遵守的道义。例如,“受人之恩,必将图报”,不这样的话,则“有欠义理”。与此相对,“人情”是人类谁都具有的对自己和家人等的爱心和亲情。
生活中“义理”和“人情”往往相对立;但日本人认为比起人情来说,应更重视义理。因对君主的义理而杀死自己的孩子等,就是典型的抑制人情的事例。把义理人情这两个相矛盾的词合在一起使用,本身表现出了生活中常有的两难感受,即所谓“在义理和人情中受夹板气”的苦涩模样。
○从近松的作品看义理人情
●现代的义理人情
在以近代的契约精神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社会里,封建时代的义理人情并没有被认为已过时了。许多人日常依然常常操心“有米有欠义理的事”。重视社会交往的人被评价为“义理廉洁的人”。在年中、岁暮和成人、婚嫁、葬丧、祭祀之际赠送礼物等,可以说成是“义理”渗透到日本人的生活习惯中的例证。与此同时,保持传统的习惯,重视家庭的和睦和对家庭的忠诚,这又处处显现出日本人讲究“人情”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