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日本人一结伙容易干坏事?

(2010-11-27 02:11:53)
标签:

孔孟

世界民族之林

功利意识

西方政治

自制能力

    为什么日本人一结伙容易干坏事,的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细细想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作为个体的日本人,道德观念淡薄。在古代日本人虽然属于儒教文化圈,但一直没能建立像中国那样完整系统的社会道德体系。

    他们对孔孟之说的吸收只限于一个“忠”字,却把孔孟倡导的“仁义”抛在一边;到了近代,日本人学习西洋,很容易地接受了西方政治的权力概念和科学技术,却对西方价值的核心——对个人权利的尊重抛在一边;二战以后,一亿日本人忙着发财赚钱,眼里只有竞争二字,没时间也不愿意在道德修养上下功夫。

    这样,仁义道德对日本人而言始终是外在的,没有在心里扎下根。因此,日本人的脑子里缺乏固定不变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在道德上如“墙头草,随风倒”。作为个体的日本人,其言行举止容易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如果侨居欧洲就会按欧洲人的道德规则行事,如果生活在美国也会很快入乡随俗。由于缺乏固定的价值观标准,日本人判断是非还容易受权力观念和功利意识主导,其结果就是“只要有利的就是正确的”。

    日本著名学者高桥敷就曾这样描绘自己的同胞:“无论是在战争时还是在工作时,只要有发迹的机会,日本人就会变成忠实的狗或狂暴的狼而勇往直前。”二是集团的巨大压力严格限制了个人的判断和选择。在日本集团内部不允许存在自我,作为个体的日本人所要做的只是听从上司的命令,追随团体内的大多数一起行动。迄今为止在日本历史上,只有为团体和国家尽忠的行为才能得到记载和讴歌。

    一个日本人从儿童时起就被要求服从统治者、侍奉父母、尊重兄长,在社会上按多数派的意见行事,“没有什么余地来解决良心的问题”。这样,团体成员自我观念的普遍丧失,使得“作为团体的日本人缺乏自制能力”,对每个成员来说是非曲直是集团的事情,自己只要服从命令就行了,即使是冒险犯罪也会因“大家一块干”而心安理得。

  回顾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西方社会的现代化,是“以个人的自由和完全独立为前提,在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的基础上实现了国家的发展,可以说走的是一条个人主义的道路”;日本人则强调集团的重要性,个人与集团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其他民族难以形成的巨大合力,推动日本社会跨越式发展。今天的日本之所以能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爱抱团”的民族传统。中国则居于二者之间,常受集体与个人矛盾的困扰,难以充分发挥民族潜力,导致国家发展遭遇坎坷;但如果处理得当,则可同时拥有二者的优势,促成中华腾飞。如何博采日本和西方之长,就看我们自己的智慧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