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拥有阳光般心理而奠基(一)
(2009-08-15 14:53:15)
标签:
杂谈 |
近几年,一些成绩优秀的大学在校生成了“脆弱的一代”的代名词,有些甚至出走、自杀、违法犯罪,在黑暗中寻找解脱的现象不得不令我们堪忧,不得不引起我们对教育深刻的反思。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讲,不同年龄段会产生相同的心理问题,但更有主导色彩的不同的心理问题。比如小学时的行为习惯问题,中学时的两性交往,大学时的自我同一性问题。
我们所面临的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基本上是独生子女,本身就有着强烈的以我为中心,不顾忌他人感受等特性,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也随着学习等各方面竞争压力的增大、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都可能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倘若我们在他们成长阶段,就能够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他身边的小事抓起,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正确地发展自我的方法,使之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倘若我们能使他们除了拥有坚实的知识基础和较强的综合能力的同时,更能拥有一个宽阔的胸怀、平和的心态和一个阳光般健康的心理,他们就能在竞争愈来愈激烈的社会中,始终保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并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通过多年的思考与实践,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要想真正有实效,应该根据实情“以重点培养目标为导向,以相应的课程为载体”扎实地推进心理健康的教育,为学生升入高一级中学乃至今后走向社会奠基良好的基础。
一、明确培养目标,提升思想认识:
(一)目标内涵:
“宽容、冷静、虚心、自信” ,它是我们白小教师和学生都着力修炼,并力争凸显的心理品质目标。
宽容指的是:宽大有气量,就是不计较。宽容是一种信任,是一粒爱的种子,会在心中发芽。宽容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激励。宽容是一缕阳光,能够照耀着人的心田。
冷静指的是:沉着而不感情用事,冷静使人清醒,使人沉着;冷静促人深思,使人宽厚豁达;冷静使人有条不紊,使人少犯错误。
(一)提出目标的思考:
其一,源于对学生实际状况的思考:
经调查在校小学生不良心理表现在行为上主要有:
急躁好发脾气 、把错误归为对方、好表现自己、内向胆怯对自己没信心。以上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到了中学表现主要有:
陕隘(斤斤计较,心胸狭窄)、嫉妒、残暴(有点小事自己不快,便向别人发泄)、敏感(多疑)、自卑、忧郁等。
以上问题的核心在于不宽容、不冷静、不虚心、没有自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