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最牛高尔夫再一次将国务院政令挡在中南海内
(2011-08-14 20:07:08)
标签:
体育榆林宋体中南海生态公园杂谈 |
榆林市地处陕西北部,为了扭转当地“沙进人退”的不利局面,榆林市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生态环境改善。然而近来当地一些群众却反映,被视作当地公益性重点生态建设项目的榆林市沙地生态公园内,却出现了一个令人瞠目的耗水惊人的高尔夫球场,且未办理任何审批手续(新华网8月14日消息)。
据悉,该俱乐部早已“名声在外”。一些专业人士在球场体验之后赞不绝口,称其具有极强的“可打性”“挑战性”,是中国少见的沙漠高尔夫球场。球场投资方为陕西亨泰伟业投资公司,项目于2009年启动建设,目前总投资超过2亿元。现在的球场为18洞高尔夫球场,目前处于试营业阶段,但建设高尔夫球场的相关审批手续还没有办理。对此,榆林沙地生态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纪生华介绍,是招商引资而来的项目,但其是体育公园,而非高尔夫球场。而记者调查后才得知这样的招商引资项目,带给当地的利益仅是每亩地百十元的管理费。这是相当令人费解的。按常理,招商引资都是为了经济利益,象这样的项目,耗水高暂且不提,如果能给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也不枉当地领导的一个政绩,但这样不能给当地带来经济利益的项目便让人怀疑其背后的利益流入了相关领导个人的腰包,这决不是任意猜测的。
另外,这个项目虽然说是附近一个煤矿通过管道输送过来的采煤污水,经过基本处理后用于浇灌草坪,但实际上采取“打深井”取地下水的方法浇灌植物。俱乐部的高尔夫球场每天用水量在三五千吨,这对于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的榆林来说,无疑是一种生态的灾难。
一个耗水量惊人的高尔夫球场,又不能给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原因只有两个:要么是当地官员是傻子,是二百五;要么就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因此,我们期待着有媒体的持续关注,有关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强势介入,给公众一个满意的交待。
事实上,早在2004年初,国务院便下发了《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此后,相关禁令更是三令五申。但一些地方的高尔夫建设不但没有偃旗息鼓,反而变本加厉。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已经完成兴建高尔夫球场600余个,这还不包括正在兴建以及大量的练习场。这种现实再一次说明了政令不畅的尴尬事实。
民间早就有俗语: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前些年更是有学者明确指出,国家的许多政策根本连中南海都走不出去。而陕西榆林最牛高尔夫球场事件再一次将国务院政令挡在了中南海之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以为最关键的是缺乏问责,也就是说国家政策下发后缺乏问责跟踪机制,试想:那些高尔夫球场又不是看不见的空气,而就处于大庭广众的目光之内,怎么会屡禁不绝呢?问题就在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将国务院的政令视作一张废纸,完全我行我素,而国家在处理这些违规现象时处罚又过于轻,不仅不能让建设方付出经济的代价,更不能对涉事官员进行严厉的处分,只是轻描淡写,自然没有人重视。如果国家真的施以重法,让投资者恢复原貌,血本无归,让涉事拍板官员官帽无存,那还会有人以身试法吗?显然不会。
一个健康的有序的社会需要政令的上下通畅,而目前的现实是令人遗憾的,但愿榆林最牛高尔夫球事件不再只是头痛医头轻描淡写地下事,否则还会有更多的违法违规项目去封堵中南海的政策大门的!
新闻链接: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8/14/c_121856404_4.htm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