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苏培训“少帅”能否破解民企“富二代”困局?

(2009-08-21 19:32:38)
标签:

民企

困局

江苏省委

少帅

三代

杂谈

            江苏培训“少帅”能否破解民企“富二代”困局?

 

据新华网的消息,江苏省将用两年时间在全省培养1000名民营企业家后备人才,引领民营经济新一轮发展。所谓后备人才主要是指大型民营企业的接班人或成长型民营企业的负责人。江苏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民企接班人与父辈相比头脑更灵活,但相对来说缺少党性教育,而且经营管理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升,因此江苏在全国率先推出“民营企业家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着力培养一批对党有感情、具有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领军人才。

 

我国民间有许多饱含哲理的谚语,象“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象“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象“一代创业、二代守业、三代败业”都是基于一些历史现象的总结性哲理。一般情况下,第一代的创业很艰辛,大都凭着非凡的才能,而且肯吃苦,敢承担,才使这种创业一步步走向辉煌。但二代、三代呢?就可能由于优裕的生活条件而远离了父辈们赖以创业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只去追求享受,这样就很有可能仅能守业甚至败业。

 

我想,江苏省委组织部门或许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才能民企接班人进行培训,企图破解民企富二代的局面,但这种做法究竟有效果吗?这样的培养“少帅”能否破解民企富二代的困局呢?

 

其实,不独中国大陆,“富不过三代”的谚语一直不停地拷问着亚洲甚至全球富豪的后代。有媒体曾指出,与父辈们相比,富二代仅靠在哈佛商学院或其他大学进行一下培训,是很难延续上一代打拼江山的辉煌的。而且随着第一代富豪年龄的增大,围绕巨额家族产业的继承权纷争、兄弟之间的同室操戈等家庭丑闻也开始在富二代身上凸显。从全球的角度来看,许多跨国公司的富豪后代大多最终完全放弃了对家族产业的管理和控制权。

 

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日益发展,民营企业“富不过三代”的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而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民营经济对社会及经济的作用也日益增强,民营企业的稳步发展尤其对于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及社会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解决民企“富二代”便不仅只是民企自身的问题,也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我想,这或许也是江苏省委做出这个决定的一个初衷。但这样的培训真的可以解决民企“富二代”的问题吗?我想作用肯定还是有的,但要想破解这个困局却很难。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要面临许多环境和问题,它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一个好的管理者,而这个管理者可能不是简单地培训就可以催生出来的,是要经过许多学习和挫折及经验才能历练出来的。从这一点上讲,越是大范围内的优中选优才有可能选出最好的。而如今在民企接班人只是锁定在子女身上的时候,是很难给企业选出优秀的管理者的。当然,我们不否认的确会有一些民企接班人具备这种才能,但却很难让所有的民企接班人都这样。而这样的才能是很难通过培训来实现的。

 

因此我以为江苏省委关于培养富二代的举措尽管言之凿凿,也可能会有一些小的成果,但绝对不会从根本上解决民企富不过三代的困局。所以从民企的角度讲,更应该从社会上招贤,将那些懂管理的人才为我所用,不要只将企业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其实钱少是自己的,钱太多了就是社会的了,企业也是如此。而从江苏省委方面来说,更应将钱花在对更大范围内人才的培养上,而不是只将这种培养锁定在民企负责人身上。

 

新闻链接:

http://www.js.xinhuanet.com/xin_wen_zhong_xin/2009-08/16/content_17411699.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