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朋友小安,做投资也体现出他的姓——“安”。他入市没多久便知道这么个事实:市场是很难战胜的,大多数人都将跑输指数。于是乎,他退而求其次,安心地只做被动式的指数基金投资,重仓一只沪深300指数基金,从不眼红别人短期“骑大牛”、“跨黑马”什么的,安乐于自己“乌龟赛跑”,安哉安哉!
今天,我们偶尔谈起指数基金投资的问题,我简单地谈了一点建议:
我在小文《“二八切换”是个伪命题》(2015-02-01)中说到过:“其实,股票既是资产,也是一种特殊商品,会类似于商品那样,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投放市场之后被不同的客户(投资者)选购,于是也就会被市场细分与区隔,形成各自的客户群(投资群体),产生‘物以类聚’的相对独立的格局。”据此可知,各个板块都是顺着各自的路径行走的,比如,你只需瞥一眼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这三个指数K线图,立刻就能一目了然地发现它们之间的巨大差别,一是涨跌空间差距颇大,二是波动周期相差很大;从迄今的历史数据来看,代表中小盘股的中证500指数和代表新型产业股的创业板指数都明显跑赢代表大盘股的沪深300指数,而且它们走势还都是牛长熊短的呢,并不像沪深300跟大盘那样牛短熊长的。(顺便提一下,窃以为,比较能够反映A股形态的倒是中证500指数,而不是大盘指数。)参见下面三个指数的月K图:

据上所述,你是否在单一的沪深300指数基金的基础上,增加几个其他的指数基金,而进行组合投资呢?这样就能根据不同的形势而适当进行“调仓换股”,调整各个指数基金的仓位占比,也就有可能在被动式投资中争取掌握一定的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可望取得更好一点的业绩。这总比死守一只强点吧?
“有道理!”小安说。
延伸阅读:
摆下ETF擂台(2014-06-26)
买指数基金是退而求其次吗?(2014-05-1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