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2015-11-23 07:50:38)
标签:

杂谈

分类: 股市漫步

    巴菲特的最佳搭档查理·芒格说:“坐在空头位置,又看到股价遇到利好大涨,这是一件特别让人气愤的事情。人生苦短,遭受这种气愤太不值当了。”

    可不是吗?股市从2850点晃晃悠悠地爬上来,大多数空仓或轻仓的朋友心里确实不太好受。他们本来观望等待的理由是:这次是严重股灾,既然如此,那么参照前次2007/2008年金融及经济危机时期,股市从6124点直泻而下至1664点,暴跌了73%,而这次只下跌了49%,所以说,远未到底。“你说呢?”有位朋友问我。

    这波股灾之后,后市究竟会走到哪里,当下实难预料,只有等到若干年以后方可知晓。不过,我想简单地讲两条金融学原理:

    1、任何历史都不会简单地重演,金融市场在进化过程中不会重复历史错误。

    2、股市的本质特征是对宏观经济预期的客观反映,而随着市场的不断进化,反映的准确性将会日益提高。

    我们不妨对应这两条金融学原理来思考问题:

    1、因为股市不会重复历史错误,所以,你怎可简单地拿前次股灾这把尺来衡量这次股灾呢?这次股灾就目前状态而言,是暴跌速度历史上最快,而不是跌幅最大。你怎可想当然地以为跌幅也一定会达到70%以上?这岂不是刻舟求剑了?股市永远是面向未来的,用历史推演不出将来,它1000天的历史告诉不了你1001天发生的任何事情,所以说,应对股灾或重大变化,你钻到历史仓库里去是翻找不出答案来的,即使翻出来的各种结论往往也是截然相反的,叫人不知所措,解决不了问题。(参见本人小文《股灾偶感》)。

    2、股市的本质特征是对宏观经济预期的客观反映。那好,对于前次与本次股灾,比较两个时期的宏观经济情况,时隔8年,差别巨大,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我们不必一一罗列方方面面的具体情况来作比较分析,只需瞥一眼两者宏观经济的背景即可。前次,2007年股市开始坍塌,正值宏观经济发展到了差不多最高之时,而本次股灾则是在宏观经济非常低迷时期大涨到阶段性高位时发生的。两者宏观经济背景完全不同,但股市都对它们作出了预期反映,前次可谓是盛极而衰,而这次则显然今非昔比吧?既然宏观经济大不一样,你又有什么理由要求它们走势必须一样呢?真是的!关于A股如何反映中国宏观经济的问题,参见本人小文《抓住主要矛盾,思考大盘规律》。

    现从目前实际走势(日K、周K、月K等)来看,两者也确实大不相同:

上证月K 走势图: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股市是市场经济的产物,长期来看也是宏观经济的反映,尽管如此,但由于经济发展的路径是不确定性的,股市也就是不确定性的,所以说,做股票未必需要预测宏观经济。对此芒格曾说:“巴菲特和我不是因为成功预测了宏观经济并且依此下注才获得今天的成功的。”

    综上所述道理,你凭借强烈的主观意志来断定股市走势,一根筋地做股票,就好比盯着后视镜开车,如何驶向前方?也正如芒果告诫的:“你要当心过于强烈的意识形态观念。如果你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的话那是非常危险的。”

    最后,我们回到本文开头芒格的那段话,他也是告诫人们,不要靠预测去做波段,不然,“人生苦短,遭受(踏空)这种气愤太不值当了”。

    芒格今年90岁了吧,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