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浙商-新三板联盟教学组用六个字概括了挂牌上市的“三融”核心内容:融资、融智、融制。这六个字指明了“企业为什么要上市”的基本道理。下面我以一孔之见,闲侃一下这“三融”。
谈到“融资”,许多人以为,挂牌上市主要就是为了融资,觉得融得资金,完事大吉。其实,上市的目的意义首先不是融资。若是单单为了解决缺钱问题的话,可有多种方法,比如,向银行或民间借款、集资、发债券、等等,这些总比上市都要容易得多吧?有人或许以为,借钱要还本付息,而上市股权融资什么都不用还,不拿白不拿。这个认识是错误的。本人在前一篇小文《企业的价值与市值》中提到过:“其实,股权融资成本是最大的,因为一旦上市,犹如背上永远还不清的‘债’。”还有,企业从上市起就成了广大投资者的公众企业,而随着市场深入发展和制度建设日益完善,企业终将会时刻面临被人收购的危险;要是真的有朝一日被他人“吃”掉,那上市圈钱就因小失大而得不偿失啦!是不是?目前,虽然按照现行制度与状况,由于没有“敌意收购”(或叫“恶意抢购”)之类的制度,上市公司似乎大都十分安全,过得有滋有味,没有易主风险,但这并不能保证以后永远都能享受这样的安乐福气,“别看你今天闹得欢,小心将来拉清单。”
国家、挂牌上市企业以及广大的市场参与者都希望新三板成为中国未来的纳斯达克,真正的好企业决不会冲着融资而来的,因为现代金融学早已证明:“不是资金的来源决定项目的价值,而是项目的价值决定资金的来源。”只要你坚信自己的企业明天一定更加优秀,今天就要牵手资本市场,争取早日上市。这不仅可让市场给予企业固有资产定价,而且还可把企业原先难以量化的价值通过证券化,而转化成可交易的资产,从而增加所有者的资产价值(市值)。这样一来,企业追求市值最大化的经营目的也就能实现了。这是上市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意义。
再说,股市的首要职能也并不是为了上市公司融资的,而是要让广大的市场参与者对上市公司证券化的资产进行充分交易和投票,促使资源配置效率和产出效率的提高。因为没人会比市场更聪明,所以应该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利用其“聪明才智”,从中“融智”。
要让新三板真正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纳斯达克,各种制度与机制还须不断完善并加快实施,目前,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分层管理制度、转板机制、等等,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安排进行中。而对于已挂牌或拟挂牌企业来说,企业的股改、财报、董秘、信披、运作……都要快马加鞭地和扎扎实实地建立和改进,全面与市场各项规则接轨。这就是“融制”。
如果齐心努力做好这“三融”(融资、融智、融制),企业就一定能够插上资本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