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李大霄警示风险引出的市盈率估值的问题

(2015-04-24 12:44:43)
标签:

杂谈

分类: 股市漫步

    首先必须特别说明一下,本人写这篇小文决不是有意唱多,也决不是想反对李大霄的警示及预言,只是为了阐述一个观点:用市盈率来断定股市泡沫缺乏科学依据。

    昨天,一位朋友传来大众证券报的一篇报道:李大霄感到市场越来越危险,泡沫要破裂让他几天没睡好,他要把“真相说出来”。

    那么李大霄所说的“真相”是什么呢?他说,现在的泡沫已经可以媲美人类股票历史上任何一次。“现在的市场,44.89%的股票大于100倍PE,一半以上股票高于86.64倍,70%的股票估值水平已超48.6元中石油。”“在6124点的时候,只有42%的股票超过100倍,如果从高估的这部分来看,高估的比例比6124点时还要严重。”

    原来李大霄要说的真相就是市盈率数据。显然,李大霄认为泡沫极其严重的理由是:以市盈率作为估值的唯一根据,并以历史数据为准,现在大多数股票的市盈率已经超过了历史水平。

    这里,我们根据股市的基本属性来简单地辨析一下这个问题。

    一、用市盈率来判断股市泡沫程度,势必要拿历史数据来作比较。这样的话,就把市盈率作为估值的依据,也就等于把股票当作是一项固定收益票证资产了,因为我们都知道,市盈率的含义是股票的价值来自其未来收益的折现。其实,股票是一项风险权益资产,而非固定收益资产。由于股市的未来始终是不确定性的,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这个“折现法”是难以对股票确切定价的,所以相应的现金流和折现率什么的都是当下不得而知的。那怎么办呢?只能以历史数据为准,但这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历史必然按照这些历史数据重演,否则,依据市盈率的方法就行不通。要是历史一定在未来重演的话,那股市也就不存在未来的不确定性了。矛盾了吧?你想,用以前的“旧常态”来断定如今的“新常态”适合吗?历史是创造出来的,不是用以前的历史数据演绎出来的。

    二、现代金融学早已证明:股权收益率是资产结构的函数,这也就是说,即便是两家一模一样的企业,只要其资产结构不同,其股票收益率就会不同,市盈率也就必然不同。你想,就连两家一模一样的企业,它们股票的市盈率都会不同,更何况你现在用中石油的市盈率来衡量众多的中小盘股票或创业板股票,合适吗?

    上面讲的是理论分析,那么事实上是怎样的呢?我们不妨回顾一下李大霄一路过来对创业板泡沫的评估及预言,发现他屡言屡错。他自己的实践已经足以证明了:用市盈率来衡量股市泡沫和断定其破灭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是不是?

    关于用市盈率作为估值方面的问题,我以前有过两篇小文:《谈谈“李大霄警示创业板风险”》(2013年5月29日)、《聊聊股市泡沫问题》(2013年5月27日)。

    当然,股市的风险是涨出来的,涨得越高,风险越大,市盈率也将越高,因此,李大霄在目前股市日益发疯的时候,不畏谗言,发出声音,警示人们,防范风险,充分体现了一个分析师的良知和责任,这是难能可贵的,令人可敬可佩的!投资者应该倍加重视,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当前,风险肯定是越来越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