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像惊弓之鸟

(2015-01-18 17:42:26)
标签:

杂谈

分类: 股市漫步

    昨天,有位朋友转来一篇报道《证监银监齐出手:别再疯狂炒股,挡着央妈降准》。报道说:“证监会出手打击违规资金进入股市,银监会出手拟限定银行委托贷款来源及用途。此前有市场人士认为因货币宽松政策,资金大量进入股市对实体经济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央行再次放水之前先出监管措施的可能性较大。”“强调不得向证券资产低于50万的客户融资融券。”

   这位朋友问道:“股市一口气地涨得确实太厉害,管理层这回出手,恐怕调整就要来了吧?”

    朋友之问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股市是不是涨得太高了?二是,防止违规资金入市是不是会造成股市调整?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来回顾一下股市两个历史时期的上涨情况:1、2008年11月至2009年8月,只经9个月,股市从1664点几乎一口气地反弹到3478点,上涨了109%;2、2005年6月至2007年10月,经过2年多,从998点差不多一口气地涨到了历史最高点6124点,上涨了514%。再来看看最近1年半的情况,从2013年6月底到上周,从1849点连续涨到3404新高点,上涨了84%。相比之下,你说现在算不算涨得太高了?当然,股市是个典型的复杂性适应系统,其走势是不可预测的,后市究竟如何,不必去猜。不过,管理层为了防止股市过热,这会儿浇上一盆冷水,降降温,并非坏事。

    关于第二个问题,本人最近几篇小文都已讲到过(参见小文《股市不由货币政策决定》、《以流动性来预判牛熊缺乏科学性》、《虚拟经济的价值》),这里不再多述。股市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场所,也可说是一种财富转移机制,它有利于“引导”实体经济更好地运行。股市运行并非由货币政策与流动性所决定,不然的话,只需宽松宽松货币它就涨,收紧收紧银根它就跌,那岂不是太好弄了?事实上是这样的吗?

    按照规定,证券资产低于50万元的客户不得融资融券,现已查处违规事件多起,但现在股市流通市值到达了30万亿元,每天交易量多达成千上万亿元,如此天量是由50万元以下的客户违规融资堆上去的?还是由其他违规者搞大的?

    报道说:“资金大量进入股市对实体经济产生不利影响。”要是真的“股市兴,实体衰”,那还要搞股市干嘛?还不如把它干脆关掉,好让所有的资金都进入实体,实体经济不就兴旺发达了?这到底是搞股市的人脑子进水了,还是以为资金进入股市则不利于实体经济的人脑子进水了?

    当然,资金违规进入股市,扰乱金融秩序,损害经济发展,必须严惩和杜绝,但要是违规进入房地产或其他落后产业,就不会产生严重问题了吗?而如果没有股市来“引导”,你能比市场更聪明而准确无误地知道什么行业和企业应该得到或不该得到资金吗?一味地把钱投放到实体经济里面就是正确的?就可万事大吉了?注重实体经济固然没错,但不可漠视通过股市来甄别企业优劣和衡量企业价值从而提高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调整结构与转型的关键时期,股市承担起首席重任,寄望它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刚写到这,收到另一个朋友的微信:“就连管理层都看空当前股市了,风声鹤唳,恐怕股市下周就要发生‘踩踏事件’了?!”

    窃以为,银监会拟发《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并非只是针对防范违规资金流入股市而言,而是针对整个金融系统来说的,其宗旨是“准确定位、回归本源,限制范围、避免套利,问题导向、严格设限,加强管理、规范发展”。

    严格金融监管,稳定金融秩序,这是有利于股市健康发展的好事,所以,不应片面地理解政策之意。这个时候,我们更要敬畏市场,尊重市场,坚定信心,阵脚不乱!别像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