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想去瞻仰王阳明墓。
2月24日(正月十五元宵)下午,我避开节日喧闹,独自到了那个清静之地。游看了数小时,整个墓区始终就我一人。孤身立于墓旁,周围古松环侍,林木葱茏,四季常青,庄严肃穆,仿佛更觉王阳明思想的广袤深邃!
王阳明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县书法圣地兰亭以南大约2公理的花街洪溪仙霞山南麓,是王阳明生前亲择,建于明嘉靖八年(1529年),后来多次修葺。墓的历史原貌保存良好,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阳明(1472年-1529年)出生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是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
他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不但善于统军征战,而且精通儒、释、道三教,并将其三家之精髓融合于他的心学思想中,形成“知行合一”、“心即理”、“致良知”三大核心命题,远播海外,影响深远。王阳明是心学集大成者,其学术思想地位与孔子、孟子、朱熹三者齐名,并称为孔、孟、朱、王。
他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伟人。历史上“立德、立言、立功”非常显著的有两个半人,这两个人是指诸葛亮、王阳明,另半个人是指曾国藩。
有一个哈佛大学教授预言,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


↓碑文“明王阳明先生之墓”八个大字,系著名书法家沈定庵题书。


↓王阳明生于1472年(壬辰),属龙。这天,就在他墓的右边,我突然发现,盘踞着一条蛇!依据风水之说,蛇是小龙,今年(蛇年)元宵,它是属龙墓主的化身,来看后代,审视世事变迁;还有,墓地有蛇,意味活龙活地,风水好,地头硬。王阳明为己择墓于此,神也!哈哈!

↓《重修王阳明先生墓碑记》: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绍兴府余姚人。弘治十二年进士。历任刑部、兵部主事,左检都御史,巡抚南赣,总督两广,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先生,少颖悟,博览经籍,后倡导心学,主张“知行合一,以致良知”为旨归,世称“姚江学派”,于明中叶后,影响甚巨,播扬东瀛。嘉靖七年,先生兵卒于江西南安,享年五十有七。先生常讲学于山阴,且深有桑梓之念。故卒后由弟子王畿等扶柩归岳越,葬于今绍兴县兰亭花街鲜虾山南麓,明清间数修其墓。一九三七年,当地驻军军官常撰文立碑,此后渐次荒芜。一九八七年七月二十四日,绍兴县人民政府列其墓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成立王阳明墓修复委员会。一九八八年出资修墓,以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为中介,经日本国九州大学冈田武彦名誉教授发起,日本友人二百八十一名,集资赞助哲茔,赖复永垂,瞻仰爰为之记。修墓工程肇始于一九八八年九月十二日,竣工于一九八九年三月。——绍兴县王阳明墓修复委员会,一九八九年三月。

王阳明至理名言:
1.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2.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3.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4.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5.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教)
6.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7.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8.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9.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10.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11.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12.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相关文章链接: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628116302_7_1.html《旅行观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