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兔子被当作皓月祥瑞之兆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的随笔 |

兔子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四,与十二地支配属卯,故一天十二时辰中之卯时,指清晨五时至七时。我国民间俗称兔子为兔儿爷。这位爷身着大将军赵云的的行头,威风凛凛地骑在虎背上,正向我们奔来。兔子是一种喜欢奔跑、跳跃的哺乳动物。我国是诗的国度,古今文人墨客,写下了大量的咏兔诗篇。
明代诗人谢承举《白兔》诗曰:“夜月丝千缕,秋风雪一团。神游苍玉阙,身在烂银盘。露下仙芝湿,香生月桂寒。姮娥如可问,欲乞万年丹。”古人视兔为圣洁、光明、长寿的象征。神话里嫦娥奔月,与之相伴的就是兔子,让兔子在桂花树下,抱铁杵捣药,降福人间。谢承举笔下的白兔,千缕细毛,白雪一团,十分生动传神。描写白兔神游月宫,此时露湿灵芝,香飘寒桂,嫦娥翩然而出……。唐代王建的一首咏兔诗也写的非常出彩:新秋白兔大于拳,红耳霜毛趁草眠。天子不教人射击,玉鞭遮到马蹄前。新秋一只幼小的兔子,红耳霜毛在草中酣睡,形态可掬,令射猎的天子,也不忍下手,命众将停止射猎。兔子外形可爱,聪明伶俐,美丽乖巧,是广受人们喜爱的小动物,与人们的美好愿望密切相连。在古代兔子也被当作皓月祥瑞之兆,广受赞誉和推崇。王安石诗:宫中老兔非日浴,天使洁白宜婵娟。李白的诗:有兔捣药秋复春,姮娥孤栖与谁邻。
古今赞美兔子的诗词还有很多,机智敏捷,活泼好动,软萌可爱,温顺乖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是智慧祥瑞的象征,代表着纯洁善良、平静美好,也寓意多子多福,人丁兴旺。今天是癸卯兔年,兔子从哪里来,它的祖先长什么样?
关于兔的起源及演化过程,曾让古生物学家们困惑不解,因为都拥有终身生长的大门齿,兔和鼠一直被认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分类学家曾将它们一起列入啮型类。上个世纪70年代,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李传夔先生始研究在安徽潜山盆地发现的两种重要化石,“安徽模鼠兔”和“东方晓鼠”。
经过详细的形态学研究,他提出,“安徽模鼠兔”是兔形类的祖先类型,而“东方晓鼠”接近啮齿类的祖先类型。鼠与兔都起源于亚洲地区,后来各自演化生活在距今6200万年。早古新世的“安徽模鼠兔”成为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的兔形类动物,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安徽模鼠兔”为起点,兔家族一代代繁衍,生生不息。

如今从生物学分类来说,兔是兔形目下所属动物的总称。包含兔和鼠兔两个科、近100个种,广泛分布在除南极外的所有大洲。我们今天常说的野兔和家兔,大多分属兔形目兔科下的兔属和穴兔属。
现在人们饲养的家兔由野生的欧洲穴兔逐渐驯化、培育而来。伴随航海业的发展,作为水手漫长旅途的肉食补充品被带向世界各地。经历无数次人工培育和改良,如今全世界已经形成300多个稳定的家兔品种。而中国是世界第一养兔大国,四川、山东、河南、江苏、重庆等都是养兔较多的省市。
据《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我国现有家兔品种35个。兔肉、兔皮、兔毛的产量和贸易额都居世界第一。

红眼睛、长耳朵是许多人印象中兔子最明显的外形特征。在自然界食物链中,兔类属于位阶较低的食草动物,遇敌以逃跑为第一选择,因此进化出了敏锐的感知器官,两只眼睛视角广阔犹如全景相机,能从几乎任一方向快速有效地察觉接近的捕食者。
大而直立的耳朵异常灵敏,既能检测远距离的轻微响动,也能辅助双目辨别近处物体的位置和距离。
但在兔子家族并非所有兔子都是雪白的绒毛、红色的眼睛,黑、灰、黄褐……兔子的毛色其实很丰富因为兔毛大多比较细,没有油汗,摸起来特别柔顺。而兔子的眼睛也有红、黑、茶等不同颜色,我们常见的红眼睛,其实是兔子白化的结果。那是一种基因突变,造成兔子的虹膜没有了颜色,我们看到兔眼睛的红,实际上是它血液的颜色作为昼伏夜行的动物。白天兔子有大量时间要待在自己的窝里。因此兔子也是营窟筑穴的高手,它们前后爪并用,可以挖出形成体系的地下洞穴,而且兔子一般不打直洞、深洞,常常向地下挖掘一段后就向两边分岔,保证安全,又能避免雨水在洞底蓄积。在这安全舒适的洞穴中,每只母兔一年可诞下30只左右的仔兔,也正是这种旺盛的繁殖力,使兔子在面对众多天敌时依然能很好地延续种群。
兔很早很早以前就与我们祖先的生活,产生了交集。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中,就有兔子的骨骼化石出土。早期甲骨文中也有“兔”字出现,虽然写法多样,但大都表现了兔子大耳朵、短尾巴的特征。
古代社会人口的多少,往往能决定氏族或部落的兴衰。兔子因为极强的繁殖力被视作生育的象征,先民们会通过兔形玉器来祈求多子多孙。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遗址10号墓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玉兔,距今已有5000多年,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兔形玉器。
兔很早很早以前就与我们祖先的生活,产生了交集。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中,就有兔子的骨骼化石出土。早期甲骨文中也有“兔”字出现,虽然写法多样,但大都表现了兔子大耳朵、短尾巴的特征。
古代社会人口的多少,往往能决定氏族或部落的兴衰。兔子因为极强的繁殖力被视作生育的象征,先民们会通过兔形玉器来祈求多子多孙。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遗址10号墓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玉兔,距今已有5000多年,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兔形玉器。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多次写到兔子: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
“有兔爰爰,雉离于罗”
“跃跃毚兔,遇犬获之”
而《木兰辞》中关于兔子的名句更是流传千古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兔也常被描绘在壁画中。在敦煌莫高窟有许多兔子的形象和故事,仅“三兔共耳”的图案现存就有22幅。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隋代第407窟藻井里的那一幅了:三只绕圈奔跑的兔子却只画了三只耳朵,但每只兔子都可以看到有两只耳朵,这是在平面的构成中巧妙地应用了共用原理的例子,循环往复的“三兔共耳”图案首尾相接,奔腾不息,更是寄托了人们对万事万物生生不息的美好愿望。
癸卯兔年我借祥瑞的福兔,祝大家在新的一年大展宏“兔”,“兔”飞猛进,兔年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