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独特的文化想象

分类: 我的随笔 |
玉兔,独特的文化想象
中国人为何钟爱兔子?在古时白兔被视为一种祥瑞,象征着长寿。后来古人又将兔子和月亮联系起来,玉兔由此成为中国文化中一个独特的意象。
屈原曾在《天问》中问道:“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这是中国文学中首次提到月亮中的兔子。
在中国传统神话中,玉兔居住在月球的月宫里是负责捣药的仙兔,嫦娥奔月飞上月亮,玉兔变成了嫦娥身边的宠物。
渐渐地玉兔便也成了月亮的代名词,李白曾把酒问月:“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元稹也曾以兔代月:“西瞻若水兔轮低,东望蟠桃海波黑”。
京剧名段《贵妃醉酒》中,杨玉环也用玉兔代指明月:“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又早东升”。
也因为这样,明清之际泥塑“兔儿爷”成为北京流行的民俗风物,形象多为兔首人身,着衣而坐。
兔儿爷代表的是广寒宫里的“玉兔”,人们在中秋祭月时将兔儿爷供起来,祈愿吉祥长寿、祛病安康!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巡视器顺利分离;“玉兔二号”巡视器驶抵月球表面。
祖先登月的梦想“嫦娥”和“玉兔”都实现了。这就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嫦娥四号着陆器监视相机C拍摄的“玉兔二号”巡视器走上月面影像图:
一只小小的兔子,拥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也蕴含了中国人千百年的美好愿望!
癸卯兔年我借祥瑞的福兔,祝大家在新的一年大展宏“兔”,“兔”飞猛进,兔年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