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我们传统的饮食特色大多都是,南偏甜,北偏咸。因此陕西好多人都有那么一句口头禅“好厨师,一把盐”,“吃饭要吃好,吃饱”。
陕西地处于中国西部,主要是以面食为主,杂粮为辅,主要的主食一般就是面,水饺、包子、馍等等。本来这就是人体合理的营养膳食搭配。但是由于陕西雨水相对来说比较少,水产品相对来说比较缺稀,还有一些北方不生长的植物水果,在北方由于价格和地域经济的限制,曾经一度大众都把南方的农产品,作为一种奢侈品来享用,所以对本地农作物的依赖性比较高。因而对本地没有的食物,摄取的量就相对来说少的多。
人体的营养,特别是矿物质的摄入受地理因素和饮食习惯影响很大,尤其是微量元素受地理分布影响更大。如总是吃本地区出产的食物,则会引起某些营养素的缺乏,也会引起某些成分的过盛堆积,产生毒素,如氟中毒。北方一些偏僻山区曾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克山病等。因此,多吃异地食物,对多种维生素的摄取并使之均衡很有必要
。
实验证明,缺镁容易导致肿瘤,而含镁丰富的食物是香蕉南方盛产,故提倡北方人应多吃。微量元素钼有防癌作用,我国北方食道癌高发区均在半山区,盛产的大枣等干果又不含钼,土壤里也缺少钼。要想改变这种局面,这些地区居民应多食外地的圆白菜、大白菜、桂圆等富含钼的食物。
我国的南北方东西方都可以食物互补。海产品鱼类、藻类,贝类、海带、紫菜等富含碘、铁、钙等,对补血、壮骨十分有益北方及西部山区的居民应多食。杏、橙子、茶叶中富含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黄酮类物质,可清除体内有害的自由基,预防动脉硬化;橘子富含维生素和维生素E,菠萝含有菠萝蜜蛋白酶,对防治脑血栓、脑水肿有益、这些又多生产在南方,所以提倡北方人多吃。
陕西有句顺口溜是这么说的“面条像腰带、辣子是道菜、有凳子不坐蹲起来”,仔细听起来是挺顺口的,但是要是细想的话,就会发现问题。“面条像腰带、有凳子不坐蹲起来”,大家都知道吃饭的时候要细嚼慢咽,身体保持端坐姿态,才有利于消化。食物消化有个完整的链条,首先要经过口腔牙齿咀嚼,将食物切碎,通过唾液搅拌后再到胃里面,胃里的酶、酸等物质再把食物打散,这样才利于吸收。如果进食过快没有充分咀嚼,直接进到胃里将会增加胃的负担。吃得过快会造成两个后果,一是导致饮食过量,从而造成肥胖,另一方面会导致营养不良。一日三餐是吸收营养的最重要途径,进餐时间最好能保证20至30分钟,吃过饭后最好不要马上进行剧烈运动。如果照着样子吃饭,肯定会造成营养不良吸收不好,这样的话,肥胖,胃病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再说“辣子是道菜”,虽然辣子里面含的维生素是最多的,富于营养,又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但食用过量反而危害人体健康。因为过多的辣椒素会剧烈刺激胃肠粘膜,使其高度充血、蠕动加快,引起胃疼、腹痛、腹泻并使肛门烧灼刺疼,诱发胃肠疾病,促使痔疮出血。因此,凡患食管炎、胃肠炎、胃溃疡以及痔疮等病者,均应少吃或忌食辣椒。由于辣椒的性味是大辛大热,所以火眼、牙疼、喉痛、咯血、疮疖等火热病症,或阴虚火旺的高血压病、肺结核病,也应慎食。
陕西人吃饭口味重,陕西人做菜盐和酱油放得多。这些烹调及饮食习惯有害无益。应学学南方菜肴的清淡口味,如做鱼时不妨用清蒸代替红烧;因为口味太重会让钙流失。人们都了解,吃得太咸对身体无益,但很少有人知道,摄入过多的食盐会增加尿钙的排泄,影响钙在人体内的存留。
陕西缺水,因而水产品在日常餐饮中,占的比例相对来说小的多。日本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国家,据1989年《简明寿命表》公布的结果:日本人的平均寿命,男75
.91岁,女81
.77岁。日本人长寿的主要秘决是喜食水产品,每人每年平均消费水产品34.2kg。美国等国现在非常流行日本的食物结构,把鱼、贝类视为保健食品。
水产品之所以有利于人的健康长寿,是因为其含有EPA,脂肪、氨基乙磺酸、醋酶、钙、硒、维生素B族等许多种人体健康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具有较离的营养价值。
EPA,名叫二十碳五烯酸,是一种一个分子中有20个碳,苏个双键的高度不饱和咚肪聆,能防止血浆获固成血栓。可见在日常餐饮中,合理的摄取水产品,才能保持南北饮食在营养上的互补。
综上所述,科学合理的调整饮食结构,搭配膳食配方,才是健康的养生之道。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才会让食物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