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青海高中生考试饮料开除 |
分类: 时评 |
舆情汹涌,估计教育局领导吓坏了。
虽然媒体报导中普遍突出了“高中生考试喝饮料被开除”的醒目字眼,但准确的说只是“开除校籍留校察看”,也就是保留了校籍,可以继续念书。照讲高中并非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即使真正开除,也不值得大惊小怪,毕竟该学生公然违反校规在前。可见学校方面只是按照绝大多数学校通行的校规作为依据对违规者作了处罚,所谓“开除校籍留校察看”的处分,其对其它学生遵守校规的警示意义更大,目的无非只是维护制度的严肃性,仅此而已。
耐人寻味的是事件被曝光后,令人意外的是该学校及当地教育部门反而成了被非议的一方,相关媒体煞有介事的说,这条爆料微博引发网友热议:多数网友认为,喝个饮料就被开除,这学校的处分过于霸道,“严肃考试制度是为了考试的公平性,但能否适当人性化一点呢?”。也有网友表示,被开除的原因可能不止喝饮料这么简单。还有网友调侃,庆幸自己已经毕业了这么多年。
我倒想问一下,那位“庆幸自己已经毕业了这么多年”的网友同学,你过去上学考试时,都可以堂而皇之的喝饮料吗?你自己考试时有过“边喝饮料边答题”的幸福历史吗?如果没有,那你庆幸个屁呵。而所谓多数网友认为,喝个饮料就被开除,这学校的处分过于霸道,“严肃考试制度是为了考试的公平性,但能否适当人性化一点呢?”。
确实,考试制度上的人性化很有必要,但并非提倡学生考试时,边答题边吃东西这样的状况,考试就是考试,任何时候都首先要保证或维护公平公正性,其过程必须是严肃的,考试现场当然有必要保持一个安安静静和干干净净的环境,而不是搞成象茶馆或夜宵一样。如果这样的考试环境就成了“人性化”,恐怕只会成为笑话。有人此时此刻祭出什么“为了考试的公平性,但能否适当人性化一点呢”的天问,居然还好意思扯出什么“考试公平”二字作为“人性化”理由,本身逻辑上就有问题。如果你们真的这样想,那不妨干脆专门办一些学校、专门为你们的孩子在考试或上课时喝饮料吃大餐,多么和谐的教育环境,当然高考就不用参加了。
其实这里更大的问题是制度的严肃性问题,网友们似乎特别喜欢口诛笔伐的批判国人不守规矩的恶习以及缺乏法制观念的社会环境等等,但事实上要真正灌输法制意识、规矩意识、守法意识,恰恰有必要从中小学教育阶段抓起,而对学生更容易潜移默化形成守法、守规矩意识的第一课,就是校纪校规,其中就包括重要的遵守考试规定。学校要教育学生懂规据、守规据,既然有校规而且是普遍通行的校规,那毫无疑问学生就应该遵守,学校在落实校规上严肃对待无可厚非。而从事后“开除校籍留校察看”的处分上,某种意义上已经“人性化”了,因为并未真正开除。
很多网友一边嚷嚷着法制精神、法治社会,偏偏却又喜欢自己游离于规矩之外,这就好比官场热衷于以权代法之类藐视法治的习惯来凸显自己的特权如出一辙,有权的人希望凌驾于法律之上,那些无权的市井小民其实同样也在一边骂别人不讲规矩的同时,发自内心的希望自己也凌驾于法律之上,并无区别。对很多人来说,诸如考试时喝饮料等公然违反校规时所谓的“适当人性化”,潜意识里已经表明,法规(规矩)对他们来说,并非一件很严肃的东西。
遵纪守规是做人的本分,假如规章制度有瑕疵可以修正,但是制定了就得遵守。很多网友在指责学校严肃校规时谈到考试的“公平公正性”,很好笑,试想如果整个考场只有一个考生无所顾忌的违反校规考试时喝饮料,这对其它遵守规定的绝大多数考生而言,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一个正常的社会环境,应该是可以对规则提出反对意见,并建议修改规则比如修改某些考试规则的内容,而不是破坏规则,因为其他人都在遵守规则,你一个人破坏,谈何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