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没让座遭指责,动车上对号入座女孩错在哪里

(2016-05-05 00:15:44)
分类: 社会人文
     5月3日中午D5185动车,达州石桥八旬老人李某,准备到华西医院看病,因节后人多只买到达州到营山座位,后借座邻座。到南充后,被刚上车的年青貌美女大学生“请”起来,老人女儿恳请能否挤一挤,被拒。老人挽扶着往后走,后面两排年轻人同样充耳不闻。大约5分钟后,前面一中年男子将老人让到自己位置。老人女儿说:“年轻人啊,应该多学学。”结果遭到美女反击,“坐自己位置错了吗?!”后感觉委屈的大学生流着泪给朋友打电话讲遭遇。(华西都市报5月4日)

  我很奇怪,高铁或动车确实也经常性的出售站票,而且只要是坐火车,坐票与站票的价格几十年来都一模一样,怎么都觉得没有道理,至少站着坐火车的人会觉得不爽,这个问题已经被公众质疑了N多年,但铁老大就是铁老大,我行我素,言下之意有本事就不坐火车嘛。这不,站票卖给了有病的老人,又引发出另一个所谓的社会道德讨论;众所周知城市公交车一直存在着一个让座与不让座之间的道德争议,但那是基于公交车从来就不存在对号入座的问题,所以公众总是围绕公交车让座与老年人抢座甚至粗暴抢座的社会议题吵吵闹闹。

  现在好了,高铁和动车这个一向被以为需要对号入座的交通工具,现在也常态化的卖站票,卖就卖吧,愿意站的人大把大把的,毕竟资源有限;问题是总会有老弱病残的人士也出于种种原因买站票乘车,于是同样会出现一个“要不要给老人让座”的难题。说它是难题,是因为整个社会普遍认同应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德标准,尊老爱幼嘛,谁敢说这不是美德。既然是美德,那对号入座的动车上,座票上的人是不是应该向买了站票的老人让座呢?铁老大是不会管这些老百姓的难题的,不信你让那老人的女儿坐餐车或列车员休息室里去试试,要么出钱、要么走人,列车员和乘警会告诉你,这不是你应该坐的地方。

  很多人都觉得,作为子女想给年迈父母去外地看病,就要提前安排好行程,考虑到一切可能发生的状况,做好一切周全的准备,而不是理直气壮的去麻烦别人,去强求别人义务为自己提供方便,更不应该在求助无果的情况下理直气壮的去当众指责被求助者,人家不欠你的。这个女孩子不让顶多就是不妥,但绝无过错,她没有伤害任何人,也没有损害任何人的利益。你指责女孩不就是她的选择不符合你心中的道德观吗,那你反过来用这种道德观去指责女孩,把这种道德理念强加在她身上,这不是道德绑架是什么?应该受到指责的恰恰是不合时宜的道德绑架。

  达州石桥八旬老人的女儿似乎并没有想到去找列车员照顾一下母亲,自己母亲有病且出门看病,早就应该筹划好相关行程,毕竟母亲八十多岁的老人,出门更应该提前规划好,明知节后人流巨大,买不到全程坐票,也还要去凑热闹,这似乎看不出其对母亲有多大关怀,反倒是指责另一个对号入座的女孩,这多少让人感觉不合逻辑。这或许也是绝大多数网友一边倒的支持女孩的根本原因。有网友调侃,如果动车高铁上可以打着“尊老爱幼”的道德幌子逼迫对号入座者让位,那好,改明天也带着父母坐飞机时,要求头等舱里的土豪让座,美德呵,不让就是缺德。不过恐怕会被空管安全员当不良分子治服。所以如果有人硬要说四川动车里的女孩坐自己的座位有错,或者说因为有其它人让了座就印证了不让座的女孩缺乏道德,那只能说你要么是道德侠、要么是逻辑混乱。

  其实整个动车车厢内有那么多按票指定位子坐在自己座位上的乘客,男女老少都有,不知道为什么非得指望其中一个女孩让位,不让就指责,本来是自己有需求也就是求别人帮助,没有达到期望反而斥责或讥讽对方,这本身就是没有教养、缺德的表现,很难说这是在向社会宣扬正能量;就好比有人期望得到别人捐助却没能如愿,回头来斥责别人无良一样,一天到晚总觉得别人欠他点什么,这本身就是无良。有网友直白的说,如果是一个做子女的,自己的父母患病去外地治疗,安排好行程让老人感觉舒适难道不是子女的义务吗?文中这个女儿买票时就应该很清楚,后半程会要一直站着,却什么准备工作都没做,把自己应付的义务很不要脸的强加在别人头上,还自以为天经地义,在遭到拒绝后,还指责别人。一个有求于人的人,遭到拒绝后就翻脸指责,这又是什么行为?这难道就道德了吗?

  不过我们注意到新闻中那位让座男子介绍,因今日人较多,老人母女二人只买到了达州到营山的座票,二人在上车后补了到成都的站票。事发时,老人女儿恳请座位主人和老人一起挤一下,座位主人拒绝后,双方起了争执-------。这一点细节,透露出不少现实情况,高铁或动车上半路补票往往并不一定会补到座位票,也就是说之前一直坐着的位子,到了另一个站突然之间就成了别人的座位了,很多人都遇到过类似情况,并会很不情愿的“让座”,中途上车的乘客手持座票并对号入座,于情于理都是理所当然;而且现在的动车座位设计都是一人一位,挤两个成年人显然并不太现实,至少很不舒服。要么让位、要么不让,双方发生争执的话,老人的女儿显然本人更不通情达理,毕竟她还有更多的选择,比如找列车员帮忙、比如出门前预备一个折叠凳、比如在车厢里向其它乘客提出协助请求,并不是只有将目光盯住一个弱女子身上那么单一。我们回顾过去发生在城市公交上层出不穷的老人通过各种方式逼年轻人让座的新闻可以看到,即使是那些倚老卖老或暴力抢座的老人,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将目光锁定女孩,道理很简单,持强凌弱,很少有老人敢挑衅男人让座的,搞笑的是持强凌弱的同时还打着道德的幌子,最终社会舆论总是一边倒的抨击任何道德绑架。

  一个社会总是靠道德绑架来维系社会伦理,一定不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尤其是在时下一个拜金主义盛行的物欲社会,尤其是法治意识淡漠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早已不是过去那种依赖普遍认同的传统社会伦理来行事。让座固然是美德,但老人或子女逼迫他人让座难道是美德?不断上演的城市公交车上老人强行坐到女孩腿上抢座或恶言相向、暴力拉扯女孩让座等丑恶现象,早已令公众所不齿,丑行多了,反而更多的人开始漠视人与人之间基于与人为善的交往。

  让座是美德而且让个座并不难,相信大多数人平时都会主动给老人让座,人们真正反感的是某些人总是热衷于道德绑架,而不是相互理解、与人为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