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打算抽时间去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游览一番,但总是各种原因没有成行。日前趁着五一小长假,而且陪在家养病的太太在家赋闲,加之天气尚佳,是出游的好机会。
今年五一小长假来临,基于年年看人头的凑热闹式出游,可以想象市民大多数凭经验对旅游行程安排变得也越发实际,短途的出游则变得更时兴,也更实际。但或许是大家都同样的想法,一到小长假,近郊等短途旅游同样变得人满为患,堵车与看人头仍然成为了假日最显著景观。但除了呆在家里,似乎也只能无奈的作出这种选择。
说是游大云山,其实还只是走马观花,虽然距离岳阳市主城区并不算远,但也绝不算近,从城区坐班车一路颠簸,也要3个小时的行程,更麻烦的是所谓的班车,不但车况极差,而且每天仅仅只有上午和下午共2班,时间安排上也不尽人意,上午7点多一趟,下午1点半就回程,如果安排一天的游览,几乎只能是走马观花一番,除非在山上住一晚。夫人病后身体尚在恢复期间,当然只能选择一日游,所以此次进大云山,实在只留了个初步印象。
去了才知道这座所谓国家森林公园,依目前的开发程度,似乎完全还只适合于自驾游或户外登山运动,需要时间和体力才能完全领略一二。按百度搜索的结果: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岳阳县大云山,横跨岳阳、临湘两市县。大云山属幕阜山西北支,自古为江南名胜,道家洞天,志称盘旋七十二峰,海拔911.1米。公园现辖地1180.6公顷,其中核心游览面积340公顷。规划为祖师殿和真君殿两大景区,48处景观景点。山上有各种植物16科35属1230种,有蕨菜、烟竹笋、霉豆渣等绿色食品20多种,古珍树种12种。曾建有28座寺庙,现已批准恢复开放6处。有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山文化底蕴深厚,神话传说精彩迷人,古今名流留下诸多诗联题咏。大云山集森林休闲、观光避暑、宗教朝圣于一体,是人们回归自然、生态旅游的理想去处。
清早6点多就起床出发,在火车站附近的一个小站(巴陵汽车站)搭上了这唯一的开往大云山的班车,幸好去得早,才抢到了这辆外观破烂的中巴座位,很多市民怀着同样的想法准备五一出游大云山景区,结果可想而知,这趟连站票一起都只能容纳20多人的小中巴,硬件生生的挤下了大人和孩子至少50多人,还有更多人扫兴的没能挤进去。这让选择五一出游的人们一定相当郁闷,即使坐上了车,这环境也将人的出游心情大打折扣。
班车在典型的乡镇公路上一路颠簸,经岳阳县的筻口镇、甘田、公田、茅田和铁山水库后,终于开始爬山进入大云山,近百公里的车程,足足走了3个多小时,盘山公路,路窄山陡,茂密的森林和一路的梯田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别致,险峻山路上自驾游的车辆一辆接一辆鱼贯而上,打破了深山的宁静。我们的班车在过云山镇后,却选择在了一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半山腰处停下,一边是顺山而下的溪流和森林,一边是陡峭的山崖,司机却说已经到了,车外停着大量等待载客和摩托车和黑车,显然都是当地村民的营生。接下来我们才明白,其实班车还要继续往山上走10几里路程,把游客骗下车,无非是与那些开黑车的村民达成的利益同盟,于是乎我们被甩下后只剩下两种选择,一是自行爬山,那绝对是体力活,二是无奈的选择黑车继续上山,但价钱不用说了,叫价是一个人50元,而我们坐班车到山上的价钱也仅仅20元。现在也别无选择了,讨价还价的结果是每人30元,打了个黑的士(实际上是村民的私家车)出发了,如果不是夫人身体欠佳,我会选择爬上山去。在商品经济的年代,即使是深山里的这些农民,也早就变得不再纯朴,甚至比城里人更狡黠,更势利,他们已经学会了用最不道德的方式宰客欺生,而且是选择首先将游客欺骗性的抛弃在深山野岭,让你欲哭无泪。
好在大云山一路的美景和应景的晴朗天气让人不愿意纠缠于利益,不就是花钱嘛,在这个利欲熏心的年代,钱似乎能解决一切。黑车将我们三三俩俩的分开载上剩下十多里的收费处,38元的门票对于这座尚处开发阶段的森林公园来讲并不算便宜,选择小长假出游的市民们,拥挤在收费处,景区也似乎除了收费,并没有任何其它服务了,包括山路上的交通管理,一无是处,狭窄的盘山路上到处出现堵塞,险象环生,我们乘坐的黑车也开不动了,最终还是只能弃车选择爬山,花钱买罪受,成了很多游客的报怨,很多自驾游的私家车也只能选择弃车上山,山路上停满了各式各样的车辆,奇特的一道景观。
所以直至临近中午,我们才爬到第一个山顶,一座道观寺庙,时间的关系,这也是我们此次唯一游览的景观了,绝大多数已知和未知的景观只能选择无奈的放弃,而且人也太多了,站在山顶,可以看到山路上隐隐约约到处都是游客,没有导游也没有路标,一但走入山中,一问三不知,真正体味着上什么是所谓的云深不知处了,虽然天气晴朗,山上并没有传说中平日里美丽的云雾。
夫人体力不支,坐在山顶的寺庙外,根本不愿意再继续下一个景点,这也成了此次出游最大的遗憾,因为如果再不下山,就赶不上下午回市区的班车了,而班车此时此刻还停在半山腰的云山村里,也就是说我们还得找一个黑车再花高价坐到班车停靠站去。真正的大云山景观还没有体会,就不得不选择离开了。原本看日落和日出云山的,看来只能下次了。
回到云山村等班车,眺望眼前一座接一座的大云山,却并没有深入体会,相当的遗憾,景区的开发,似乎连初级都算不上,估计那些成群结队蜂拥而来的游客之观感也大抵如此,到此一游罢了。
五一小长假就这样浪费了第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