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一万个爱心馒头引发的骂声

标签:
岂不医药费小便宜自费就是这样杂谈 |
分类: 时评 |

说起来 弱势群体值得同情,但就象包括富人官人也良莠不齐一样,弱势群体同样在存在着一些好吃懒做素质低劣之人一样,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人家一卖馒头的小店,小本经营已属不易,却难能可贵的拥有广济天下的慈善之心,坚持着为那些所谓的“城市美容师”们送馒头,照讲本应该感动环卫工、感动市民、感动社会;然而事情往往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虽然说没有必要与少数心理阴暗的人一般见识,但看到好心的馒头店主迷茫的眼神和失望的心情,实在情何以堪?
馒头虽便宜,爱心却弥足珍贵,我们这个浮躁的社会,也太需要善良与爱心,尤其是扶助那些弱势群体。俗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小店主送爱心馒头行的正是善小,体现的却是大爱;几个心理阴暗恶言恶语的环卫工所做所为却恰恰是一种小恶,看起来只是贪图小便宜,伤害的却是社会的爱心,甚至损害的是环卫工群体的素质形象。
众所周知,如今真正在大街上扫马路的环卫工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请的农民工、也就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临时工,拿着最低的工资,干着最脏最辛苦的工作,环卫工怎么说都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也应该得到社会的关爱,寒冬酷暑为城市的光鲜形象挥撒着汗水;也正基于此,被社会誉以“城市美容师”的雅号;作为弱势的群体,环卫工们值得同情,但也并不意味着某些根深蒂固的劣根性也应该包容,所谓贫贱不能移,一个小小的馒头,却让一个爱心寒心,甚至把做好事的馒头店主当成了官商,不分清红皂白的进行质疑、指责和谩骂。在这几个环卫工的眼里,这个社会根本不可能会有义务做好事的人,尤其不可能有长期义务送他们馒头的人,扭曲的社会也扭曲了他们的心灵。
心态扭曲的人事实上并非只有地位卑微的环卫工,这让我想起了南京法官在判决彭宇扶摔倒的徐老太时,在判决书上白纸黑字的写上“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去扶老太,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会送老太去医院并垫付医药费?”,现在环卫工白吃了几个月馒头后,也越吃越觉得理所当然,于是乎会得出“免费馒头是公司给的福利,公司每个月给了店里钱,不给馒头就是店主自己扣下贪污了------”,甚至还有环卫工人不要馒头,直接要求换成现金退给他们,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环卫公司的领导们坐在办公室里什么都不用做,也可以坐收名利了,当今社会人心之扭曲可见一斑。
不知道是谁说过,“一碗米养个恩人,一斗米养个仇人”,这年头做好事也得有技巧。有网友就建议:别这么送了,小本经营,时间常了谁也受不了。换一种可持续的方式:比如在天气不好的时候,年节假日的时候送一送,平时让环卫工人进屋歇歇脚奉上一杯茶水......足矣。而我们从电视上也看到,平常逢年过节领导们就是这样给弱势群体献爱心的,现如今,献爱心只能以做秀的方式来完成,千万不能当真,持之以恒的送馒头,结果把自己送成了勾结官府的奸商,可悲可叹可气。
爱心店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着自己的社会责任,只可惜好事难做,好人难当,物欲横流的社会,道德、互信、善心一点点被消耗,社会似乎病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竟然已经成了常态,岂不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