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以停发工资挟迫公务员售楼岂止是不务正业

(2014-02-07 19:06:31)
标签:

房地产泡沫

商业利益

退一步

数据显示

始作俑者

杂谈

分类: 时评
    春节前夕,在山东省C县某政府部门工作的刘娜(化名)接到了一项重要任务:2014年,必须介绍自己的亲戚或朋友,至少在县城内购买两套新建商品房。否则,可能被罚款或停发工资。在这个县城中,很多公务员都接到了类似的卖房任务,这是以往从来都没发生过的事情。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C县兴建了大量商品住房,其中相当一部分商品房项目严重滞销。近期,该县已着手控制新建商品房的规模,但剩余房屋的消化仍是个大问题。(中国广播网2月7日)

  据网友说所谓的山东C县,实际上就是曹县,媒体报导也搞得神秘兮兮的,不就是一个丑闻罢了,何必躲躲闪闪,人家做贼的都不心虚,当然当地政府也心知肚明自己乱行政,所以只做不说,连文件也没有下,仅以口头通知到各部门,摊派售楼任务指标。有意思的是,卖房子本身是给开发商创造利润的,但按照规定,对于完成或超额完成卖房任务的公务员们,均无额外奖励。但在一定的时间节点之前未能完成任务的,可能被罚款或停发工资。有公务员表示“卖房子已经成了我们的任务”。

  这看起来实在很奇怪,公务员是政府的行政人员,有着自己特定的职能工作,并按照《公务员法》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认真履职,才能让整个社会管理工作有条不紊进行。而房地产开发商售楼则是典型的商业行为,是在政府规定的合法的框架内,通过商业活动赚取利润,通过售楼来完成整个房地产经营的商业过程。公务员售楼,如果是个人行为,本身都涉嫌不务正业甚至会被怀疑涉嫌存在不符合公务员法的要求,但现在山东曹县却通过行政的手段,由政府下达售楼指标并通知各部门公务人员必须售楼2套以上,否则完不成任务面临罚款或停发工资,这种滥用公权力的强制行为,不但使政府公职人员参与商业行为,而且明显触犯了相关公务员法。退一步说,即使允许这种行为存在,但售楼是典型的商业行为,政府以罚款或停发工资来强迫公务员售楼,却并不将售楼的利润分配给公务员,这同样涉嫌侵占或剥夺他人的劳动成果,政府变相为开发商谋取不当利益,其中自然存在可以想象的腐败黑幕。毕竟开发商和政府官员都不是傻子,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是那些被挟迫售楼的公务员成了别人赚钱的道具。

  众所周知,如今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的重要经济支柱,拼命大量出卖土地、无节制的开发包括商品房在内的项目,本身就是政府在规划管理上缺乏很必要的引导,在盲目追求政绩、追求土地收益的基础上,首先就是政府失职才造成了商品房积压的同时,房价高启,当地政府本应该深刻检讨自身的工作失职,但恰恰相反,他们却不顾现实,将这一乱开发的恶果转嫁到基层公务员身上,让公务员代替房地产开发商推销售楼,试图为自己解套。但显然激起了基层公务员们的强烈反感。上在政策下有对策当然是公务人员看家本领,他们一筹莫展之时,“破解之道”已悄然传开。政府部门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要完成这项任务,只需到项目售楼处与销售人员协商,以一定的成本将其客户“购得”,变成经自己介绍购房的“亲友”,即可交差。“通常只要花500元就能买到一个名额,比起罚款要划算得多。”这位公务员说,早在2013年下半年,一些乡镇机关单位率先启动了公务员卖房的“任务”,促使乡镇居民去城市购房。个别人摸索出此道,成功蒙混过关。

  这所谓的“破解之道”,对于政府的初衷而言显然是一个笑话和讽刺,弄虚作假则成了那些有苦难言的基层公务员们无可奈何的选择,看起来荒唐的背后,却是当地政府滥权行政的必然结果。

  其实人们很容易想到一个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如今政府与开发商们为了各自的利益早已经深度勾结在了一起,开发前双方勾结强制征地、强拆,甚至同样也将拆迁的任务分解到包括老师在内的基层公务人员,比如将他们临时调到拆迁办负责规劝亲属接受拆迁,完不成任务停发工资甚至以开除公职进行威胁,屡见不鲜。现在好了,开发商的房子建好了,卖不掉了,还是想到拿这些基层公务员们开涮,可见那些与开发商勾结在一起的官员们在利益面前已经昏了头,政府行政与商业利益紧密勾结,其实说穿了,政府的政绩、官员从土地中谋取的不法利益以及开发商依赖公权力谋取利润的追求,使土地开发早已经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并形成了一个个利益的怪圈,一方面房地产价格高涨让大多数市民望房兴叹,另一方面政府和开发商们仍趋之若鹜的建设楼盘,一个个鬼城在各地耸立。比如这个山东曹县,据当地人讲,城区的房子价格太高,而郊区的很多楼盘设计不合理,且缺乏生活配套,根本很难卖出去。媒体调查,从2009年开始,曹县启动大规模新城建设,在旧城的基础上将城市向北部扩张,并与开发区实现对接。同时,该县将一些政府部门和医院、学校、汽车站等公共设施搬迁至新城区,并启动商品房小区的建设,将市区的人口分流至新城。数据显示,根据上述开发规模,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曹县城区的面积增加了一半以上。在此过程中,县级财政负担沉重。尽管土地出让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财政,但若无法顺利销售房屋,房地产相关税收将面临缺口。

  毫无疑问,出现问题的始作俑者其实正是拼命追求政绩和土地收益的当地政府决策者们,耕地被毁了,鬼城也建起来了,没有所谓的刚性需求房价也并没有掉下来,政府的房地产税收眼看着如意算盘落空,情急之下将整个政府公务人员当成售楼人员,而且是没有任何收益的自费售楼员,这种普遍存在的现实的房地产泡沫,崩盘只是迟早的事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