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谁给学校的权力公示早恋学生照片?

(2010-11-11 23:12:55)
标签:

少儿

河北省

教育方式

无极县无极中学

学校

教育

分类: 社会人文
                据河北青年报11月11日报道 无极县无极中学(南校区)从9月开始多次将一些违纪学生的照片连同姓名、班级等信息张贴在学校的公示栏里供全校师生浏览。其中,还包括一些谈恋爱的学生。这样的做法引起了学生的不满。

                         学生表达不满是理所当然的,我估计被公示的学生的父母也绝对会表达不满;众所周知,所谓中学生早恋,绝非新问题,而是古今中外早已经存在的老问题,这即非法律问题,也非道德问题,而是实灾在在的作为人的、在青春期的性生理和性心理萌发的自然现象,只不过有人能自我控制,有人则在行为上有所表现而已。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校作为教育者如何看待这一问题,或者说如何通过性启蒙教育来引导,则属于教育者包括孩子家长在内责无旁贷的责任与义务。

                      既然无关法律也无关道德,那早恋的学生何罪之有?不过不论作为过来人的志年人也好,中学生也好,其实谁都知道,未成年人出现早恋,虽然难以避免,但从身体和思维发育不成熟方面、从影响学习方面,总体上是负面大于正面,也就是说从教育的角度来看,需要作为监护人的父母和教育者的学校都有责任和义务来引导中学生们,这是毋庸置疑的,毕竟中学生正处于性心理不成熟的身体发育阶段,并不能正确认识这些对他(她)们来说朦胧不清的情感因素。事实上我们放开一点看,中学生自然而然产生的这些不成熟的情感是最纯洁的,而非成年人们世俗和经验的理解,关键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教育和引导。

                   但奇怪的是我们却看到河北省无极县无极中学采取了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直接将早恋学生的名单和照片公示于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这不仅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教育方式,更是直接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这种教育方式是极其可悲甚至是违法的,是教育的悲哀。其实我们都知道,学校出于一种善良的目的,本身是希望通过对早恋现象的管制,进一步促进学生更专心于学业,而我们更知道,在当前的应试教育体制下,不论家长还是学校,分数和升学率是教育的王道,是唯一的选择,既关系到学生的前途,也关系到学校的切身利益,而一但学生出现早恋,无疑将分散学生的学习精力并可能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很多学校都明令禁止中学生早恋并加以管制。我不否认学校的出发点并无恶意,但这种公示的做法却实在不敢苟同,这种教育方式无疑将严重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并让其在学校名誉扫地;这会是一种什么结局呢?这又能起到教育的目的吗?显然从青少年的叛逆心理、逆反心理来看,效果绝对会南辕北辙,说严重点甚至会毁了一个学生的前程。

                   因此学校采取公示早恋学生名单和照片的做法极其荒唐,也极其野蛮粗暴,而且涉嫌违法,甚至从教育的观点出发,对那些并非早恋的违纪违规学生,我认为也不适宜采取公示的教育方式,这将是对正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心理造成相当负面的阴影,这已经不能称之为教育了,而是一种教育界的滥权,与某些政府官员一样,是一种习惯性的滥用权力,何况这种滥权针对的是一群未成年人,这让人情何以堪?这不仅不是教育,简直是教育之耻。我甚至认为,学校这样做的真正出发点最终是还是为了升学率、为了分数、为了与之相关的利益,正是这些现实和眼前的利益驱使,才让学校的官员们、教育者们将违规的孩子当作了类似罪犯来示众,并进而忘记了教育的宗旨和根本,才让教育变得利令智昏、简单粗暴。

                    应当承认,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东方文化传统的国家,基于在性方面的保守,反而让青少年尤其是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们对性产生一种神秘感,而作为成年人,则更是将正处于性生理和性心理发育期的孩子们在涉性方面的一切朦胧式试探或行为,都视作一种不合理甚至罪过,而忘记了自己同样也是从那个年代过来,加之中学生正式的性教育极其缺乏,不可避免的给中学生早恋行为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应该说,家长和学校对早恋本身就负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现在学校不仅不反思自己的问题,反而采取公示名单和照片的极端方式来简单处置,无疑将引发学生强烈的不安与不满,并可能让学生误入歧途。

                      正确的做法,从宏观上来说,教育部门应从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出发,完善并加强科学合理的性教育,这是长远之计;现实的看,则基于学生专心学业的目的出发,学校、家长一起合力引导,循循善诱,晓之以理,相信绝大多数学生是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之间的关系,并克服一时的冲动,教育的出发点首先应当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自尊并尽最大的可能保护他们的隐私,毕竟早恋的学生大多数很害怕老师和家长知道了他们的行为,经过学校和家长一起教育,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早恋行为的发展。还有一点就是社会的影响,这就不好说了,社会的大环境改善,对避免中学生受到不良示范并形成扭曲的性价值观有时甚至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遗憾的是今天我们的社会,从媒体到网络到现实社会,到处充斥着情色、暴力和拜金主义,实在不敢恭维,或许教育也面临着诸多的无奈和不堪。但这并不能成为学校公示早恋学生名单和照片的理由,毕竟这种方式过于粗暴和简单,对此,学校应当反思,教育者应当反思,社会更应当反思,什么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