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破“庙”并不代表“方丈”穷
(2009-11-24 21:35:20)
宋朝京都大名府,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大名县,一下子又出名了,出大名了,不是因为什么经济成就,更不是什么地方丑闻,而是因为记者有的放矢、有新闻导向意味的报导了大名县所谓“最破政府大楼”,让看多了各地奢侈豪华气派政府大楼的广大网民顿时无比感动,无限佩服,几乎一边倒的大声称赞当地官员清廉、节约、克俭,尤其是11月23日《中国青年报》如此描述到道:大名县县委大院大部分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的,一用就是50年;在大名流传着一句话:“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高的大楼是医院,最破的房子是县委县政府大院。”,言下之意,一目了然,当然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
我相信记者报道的50年不变、中国“最破政府大楼”绝对真实,而且有图为证,而且记者称很多政府办公楼已经成了危房,或开裂、或低矮,而当地最好的房子却是学校和医院,尤其是记者转述在大名县委书记王晓桦看来,国家级贫困县的首要任务是发展,不发展只能永远处于被扶贫的位置,“集中财力物力先把发展的事儿办起来,政府办公场所的事儿,往后放一放。这个东西不着急。”,如果确实是这样的想法,那无疑将是大名县人民的福音,也可以成为政府官员勤政为民的典范,确实值得人民称颂,毕竟中国很多地区还很穷,并非报导中的天下盛世,歌舞升平,对于看多了官场腐败、铺张浪费的人们不说,能看到大名县如此鹤立鸡群的独特政治景色,有如污泥中开出的莲花,令人耳目一新,借此称颂,其实更是对各地大事铺张的官场作风表达不满,如此而已。
不过我们或许在看待大名县所谓“最破政府大楼”这一问题上多少带有一些情绪化的倾向,或至少是一种理想化的境界,其实更是大家的一种更深层次的对建立高效说法政府的期待,其实很大程度上大家也只是看了记者倾向性的报道,并不知道当地真实的政治生态,所谓“最破政府大楼”,充其量是一种表象,最破政府大楼,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意味勤政廉政的官员或廉洁高效的行政作风,甚至都不能代表当地官员是否有更强势的作为,就比如我们不能从一个人的衣着来评判他的贫富或知识道德水平高低一样,所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是一个道理;用这个标准,我们才可以理智的、冷静的看待大名县“最破政府大楼”的存在和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其它因素。
其实我们也看到在其它地区网民热情洋溢的称颂大名县“最破政府大楼”的同时,当地大名县的网民却相当的不屑,有人甚至反其道而讥讽,比如有网友说“我是大名人,县委县府的楼是旧了点,但是县领导绝对不穷。去查一下历届书籍赵明信,董书林,贾红军。。。那个不是家产万贯?还有各个局长,家里送礼的人排成队。。。”,并例举自己曾经“我07年大学毕业,回去找工作,教育局长巩建山向我索要50000元(我通过关系找的他),家里没钱(有钱我也不会给的,有钱自己做生意不行吗)。我一气之下,来了北京,自己找的工作,现在月薪6000.后来才听说,局长的管,是40w买的,他也不易,得捞回来啊”,当然网民的话并没有依据,不足为信,但至少从当地网民的话语能让我们更好的冷静下来,并认真思考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深层次问题。
首先就是认知问题,比如有可能破“庙”里可能住着富“方丈”,这是有可能的,富方丈可能需要掩饰自己的外表,或者说需要在形象上向小和尚和化缘的施主们作秀,庙破一点当然更容易遮掩很多实质性的问题,记者似乎在这一点上并没有深入调查,还有当地政府的用于吃喝玩乐应酬开支是多少?公车开支情况、公款旅游情况如何?官员勤政情况如何等等,并没有看到更多的描述,记者如果能在这一方面向公众提供更多的证据,则这则“最破政府大楼”的新闻就更具有说服力,更能证明当地官员们勤政为民,厉行节约,发展民生,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看到这方面的报导,记者仅仅围绕几栋开裂的危房和高耸的医院来试图证明当地官员的勤政节俭,殊不知,医院的高楼大厦在产业化的今天,很可能是靠搜刮病人的钱财建立起来的,并非政府投资,政府没有必要拿建政府办公楼的钱来修建医院,这点可以肯定,也就是说医院的高楼与政府的破房没有必然的联系,纯属记者误导,学校亦是如此。其次就象有一些网友所说,让政府工作人员在条件简陋的危房中办公,且不说行政效率是否会低下,起码是对那些公务员的生命安全不负责任,应该说政府向工作人员提供安全便捷先进的办公设施,或许并不需要如阜阳白宫那样豪华,但完全可以建设成整齐、安全、节约型的办公楼,只要遵循节约、高效的原则,群众是能够理解一般意义上的政府办公设施建设,反而如果是政府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将钱用在了一些不必要的项目上,钱也花了,又不见成效,还降低了办公行政效率,仅仅只是以“最破政府大楼”来彰显自己仍然是国家级贫困县,那真正彰显的才是当地政府官员的无能,因为你奋斗了这么多年还是国家级贫困县,就算在你领导下拥有“最破政府大楼”的光荣帽子,那对当地人民又有多少实际意义呢?光荣属于作秀的官员,老百姓没有得到实惠,一点也不会为此感到光荣,只有反感。
所以我想说的是,如果当地人民都富裕了,民生都搞好了,基础建设都到位了,人民满意了,这时如果政府还在破旧的办公楼里兢兢业业工作,那才更值得我们感动,而如果相反,民生困苦,建设落后,甚至还长期戴着贫困县帽子,尤其如果“最破政府大楼”里住着富裕的官员,也就是穷庙里住着富方丈,那才是当地民生的悲哀。我倒是希望看到如前新任书记所述,“不发展只能永远处于被扶贫的位置,要集中财力物力先把发展的事儿办起来,政府办公场所的事儿,往后放一放。这个东西不着急。”,从这一观点来看,大名县的最破政府大楼,或许值得我们正面看待,大名县的前景或许值得我们期待。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