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恐怕每个人都会非常的痛恨拦路抢劫的强盗行为,这种强盗行为其实并不仅仅只是我们狭义上所称的歹徒持刀抢劫,而包括很多实质上如出一辙的貌似斯文的机构抢劫行为,比如我们过去司空见惯的一到春运,全国人民都要赶着回家团聚的时刻,铁路部门总会跳出来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大肆涨价,明目张胆的利用其垄断地位向那些甚至一年都难得回家团聚一次的民工们拦路抢劫,当然还有很多类似的机构抢劫行为早已经为老百姓所不齿。
这不,又要到一个一度的国庆长假了,而且是取消了五一长假后忙碌的工薪族们难得的唯一一次休闲假期,一般而言,在这金秋送爽的美好季节,趁着国庆长假,何况又是六十周年大庆,也正是人们出门旅游的大好机会,人们当然不会轻易放过;但就在人们兴致勃勃筹划着一个个旅游行程的时刻,令人不快的消息还是传来,同样是那些地方政府伙同旅游部门,再次趁国庆长假拦路抢劫,纷纷宣布各地景区大幅涨价,真是大煞风景。
http://news.xinhuanet.com/focus/2009-09/24/xin_3920906231706234172121.jpg
据9月23日
中国新闻网报道,临近十一黄金周,四川、贵州、天津、云南、安徽等地多个景点门票纷纷涨价,涨幅有的达到70%。而此前九月以来,很多地方政府曾承诺“十一黄金周”旅游景点门票不上涨,但是门票涨价的趋势现在来看却有些不可逆转。比如四川乐山大佛景区门票价格将由70元/人次调为90元/人次,云南石林门票拟从140元上调至200元,安徽天柱山景区拟将淡季票价由90元调至110元、旺季由120元调至150元,大足石刻拟将宝顶和北山两大主要景区的联票价格从120元上涨到230元……
这是今年以来国内景区首次大规模提价,也是发改委等部门去年发布“限涨令”到期后的又一轮涨价风潮。这一信息的出台确实让众多准备出门高兴度假旅游的老百姓们感觉相当的反感,也实实在在的是一个趁火打劫式大煞风景的行为;而我们知道,出台这些景区涨价举措的行为是在国家发改委反复强调不允许趁国度长假涨价也就是所谓的“限涨令”的大政策之下,而且众所周知,这种类似趁火打劫的行为,是发生在过去一年来金融危机大背景下,整个疲软的经济环境下,经济刚刚有点起色回稳的时候,或许就要到来的国庆长假可以成为一次以增加消费来促进经济增长、增强经济活力的机会,而那些顶风涨价的地方政府和旅游部门,却为了眼前利益,做出如此短视,且令国民反感的举措出来,无异于往正要火爆的旅游市场浇上了一盆冷水。有网友发贴说:“我原本是打算十一带着爸妈去趟九寨沟,这个时候景色好、离甘肃也不远,结果旅行社的报价这么快就涨了上去,我们一个人的费用多出来两三百、四个人的话就1000多,这要是搁在平时都是一个人的旅行费用了。算来算去有些不划算,最后和家里人商量要不‘十一’就先不出门了,等明年我休假的时候和家人再出去,至少门票价格能低一些吧?!”还有很多网友都有类似的情绪,可见趁机涨价的负面效应在国庆长假来临前已经被蒙上了一层不容乐观的前景。
可以肯定,景区趁国庆长假的旅游旺季大肆涨价的行为,无疑是彻头彻尾的杀鸡取卵式营销策略,是为了看得见的一点经济利益而采取的愚蠢求钱行动,也许一些景区会大言不惭的声称涨价是为了调剂景区人数,利于保护景区环境,涨价多收取的钱也主要是为了用来保护和建设景区,当然是冠冕堂皇的理由,涨价总归要有看似合理的理由吧,只可惜公众并不买账,而且几乎一致的态度就是抗拒去那些趁机涨价的景区,几乎可以从网民的评论中看出,很多人将会以实际行动来抵/制这种涨价行为。那么我们可以想象,景区也应该可以想到,本来想利用涨点门票来收点意外之财,但如果因此让来景区旅游的人数大幅下降,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更严重的是,谁都明白,旅旅游收入靠的同样是品牌效益,是旅游所带来的系列产业的收入,并非仅仅门票一项那么简单,那些景区的地方官员本应该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如何也会落入俗套,想靠门票涨价抢劫点现钱呢?要知道,如果多数旅客因为你趁机涨价而不来了,不仅门票收入要落空,那些与旅游产业息息相关的其它产业的边际效益也将随之付诸东流,所谓景区门票涨价,真是得不偿失。
得不偿失也就罢了,关键是这些趁火打劫或拦路抢劫式的景区涨价策略或举措,却再一次让人们看清了某些地方和部门单位的一贯短视行为,动辄采取杀鸡取卵的经济模式,动辄打起向消费者趁火打劫的歪主意,本来大家是去看风景的,本来那些自然风景是天然的,你圈起来坐地收钱本来就显得霸道,就算开发自然景区投入了些钱要靠收取门票挽回,但也不至于动辄将名山大川当成敛财工具并以此大发横财吧?其实景区只应该是一个吸引消费者去旅游的道具,真正的经济利益是在被景区带动起来的一系列旅游产业,骗了点门票钱,却将失去包括品牌在内的更多经济利益,说得难听一点,景区趁旺季涨价的行为算得上是自杀式营销。
由此看来,临近国庆长假了,对于那些趁机出台涨价政策的大煞风景的景区,我们还是不要去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