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基金股洗仓看港股后市

(2010-06-21 02:50:49)
标签:

港股

新股

基金

    一连2周时间笔者由于忙于应考CPA而无暇顾及更新博客,先和大家说一声抱歉!

    上次笔者曾预测港股正面临方向性选择,结果港股在守住19000大关后,短短10个交易日内连升8日,其升势打破了近年以来最长的升市纪录。上周五在A股跌近2500大关之际,恒指仍然上涨0.7%20286点,并向50天线进发,成交也增加至556亿港元。

    虽然近期港股走势稳定,但是世界杯期间大盘成交一直偏淡,即使指数回升,笔者预计短期很难有足够动力把大市推上50天线或20500以上,进而确立5月以来的下跌裂口阻力。与此同时,从近期港股版块轮动的情况来看,不少基金爱股惨遭洗仓,如潍柴动力(02338)和腾讯(00700)都从高位下跌超过15%,李兆基的恒地(00012)也因“天汇”事件而倍感压力。

    那么,为什么这些基金股近期会成为洗仓对象呢?它们这一轮的下跌对大盘后市又有什么启示呢?

    首先,我们知道,股市是一个讲究资金成本的投机场所。现在的大趋势是,中国的货币政策正在收紧,欧美银行的同业拆息也在欧债危机之后逐步上升,其直接后果就是资金的投机和投资成本上升。所以这些基金股被洗仓的直接原因之一就是市场预期利息成本将继续上升,估值过高的股份无法再承受以往的高溢价,所以高PE值股份(如腾讯)必定会得到修正。

    其次,欧洲的债务危机和内地深层次的经济结构问题已经给今年的资本市场造成了太多的复杂和不确定因素。基金如果看不清市场的前景,就会降低仓位,增加现金以等待机会。如内地的偏股型基金目前仓位普遍在70%以下,处于历史低位,而这些基金在大盘蓝筹如银行和地产估值已经非常低的背景下,其减仓时的首选对象必定会是那些估值依然高企的个股,如医药、科技股等。这一特征在A股的表现非常明显,例如上周在所有行业都出现下跌的情况下,银行、保险和地产三大行业的跌幅均控制在1%之内,护盘意图非常明显,不排除市场已经有资金已经开始试探性的建仓。

    另外,本轮基金股遭到洗仓,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的盈利高峰已经过去。股价是反映预期收益,在下半年宏观经济和企业盈利的增速可能下降的情况下,股价必然会提前反应。例如腾讯下跌主要是市场忧虑内地的网游市场增速放缓和行业监管加强;而医药股的业绩大幅超预期可能性本来就很小,在消息面的影响下,基金只能选择跟着政策走,所以一旦出现诸如“药品价格管理”的政策利空,基金就会成为集体作空的主力。

    最后,根据传统经验可知,这些过去领导大市的基金股补跌带来的恒指下调压力,很可能成为带动港股展开最后一轮下跌的动力来源。但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意味着大盘一个调整轮回的完结:那么港股后市究竟是会迎来新的调整阶段还是就此重新展开上涨行情呢?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也许后者的可能性更大。由于A股本周可能再次跌破2500点,港股其后可能受A股拖累而再次考验18971点的支持力度。一旦恒指跌破上述点位,下档支持位将在17700附近,而在这一下跌的过程中,投资者将迎来新的战略建仓机会。

    下周G20峰会将在加拿大举行,这将是值得大家重点关心的事件之一。峰会上20个国家的领导人将就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进行磋商,这一议题将对资本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中国在峰会开始前出人意料的主动宣布将在7月展开人民币汇率改革,这无疑给股市增添了新的变数,投资者同样需要密切留意。笔者将在其后时间为大家逐一解划。

    新股市场,由于近期港股疲弱,新股也备受拖累,如国际泰丰(00973)上市首日急跌19%,成为今年新股的“潜水王”。除此之外,不少优质新股如天源矿业,金凤科技,太古地产等纷纷延期招股——新股延期上市,究竟是福还是祸呢?如果这些新股重新登场,投资者又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呢?笔者将在下期为大家详细分析。

     

   由笔者和合伙人共同管理的天杰新股增长基金以投资新股和次新股为主,以投资超跌个股为辅。基金近期鉴于市况不明,已经减少在二级市场的操作力度以保存收益。429日首日交易至今,基金累计收益率为24.11%,同期恒指收益率为(-3.16)%,基金相对恒指收益率为27.27%(基金启动资金为100万)。

   杜镛博客将在随后时间继续披露基金的新股认购金额和交易纪录,并和大家回顾基金的详细新股分析。欢迎大家继续关注。

 

附注:

基金已经融资400万港币认购创生(03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