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投资港股,需要全新思维
(2010-02-12 03:07:36)
标签:
港股恒指虎年波动加剧全新思维选股股票 |
本周港股新闻不断,先是欧洲债务危机面露曙光,然后内地1月通胀低于预期,央行提前加息可能性降低,结果恒指短短三天反弹超过700点,重新站上20000心理大关。不过,相比闹得沸沸扬扬的“欧猪五国”和变幻莫测的央行货币政策,另一条消息反而更加引起了我的注意:股神巴菲特的投资旗舰Berkshire Hathaway由于收购铁路公司BNSF,被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降级,失去了最后一个“AAA”的评级。
在我看来,Berkshire Hathaway被迫降级,这正是后金融海啸时期环球经济状况的典型缩影:虽然经济正在复苏,但是企业的财务能力却越来越不稳定,甚至每况愈下。而大到国家层面,这一问题也是焦点所在——除了过去一个多月恶化的欧洲债务危机以及美日两国披露的天量国债,连中国的收紧信贷从根本上说也是为了预防泡沫引发的信贷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预计一方面国际炒家将拥有更多炒作借口,掀起市场恐慌情绪;另一方面,随着“AAA”企业逐渐减少,投资者被迫选择财务状况较差的公司,而这不但会提高市场的整体杠杆,还可能酿成新的泡沫风险,加剧资本市场震荡。
至于港股,除了受上述因素影响,还有“国策”这一不确定因素,所以我预计虎年港股虽然仍然处于牛市的升浪之中,但波动必将加剧,散户很可能在反复的“震仓”和“挟仓”中“赚了指数不赚钱”。
因此,在经历了牛年港股“大牛”之后,虎年投资者投资港股应该拥有全新的思维:
首先是我们应该避开大盘蓝筹,因为大盘蓝筹的启动有赖于资金源源不断的涌入,而这一时期一般处于经济高度繁荣或者市场流动性过度充裕的时候。但是目前经济仅仅处于“景气”阶段,外围环境并不明朗,再加上环球央行“退市”在即,流动性逐渐收紧,所以大盘蓝筹并不具备大幅攀升的条件。例如银行股,无论其估值多么吸引,无论媒体和“专家”如何看好他们,要想依靠他们跑赢大市的机会其实微乎其微,充其量只能以“防守股”的姿态在资产组合中占据一席之地。相反,小盘优质股反而更容易受到基金青睐,但是这种股份必须同时具备投资价值和投机价值,并且要提前部署。
其次就是要注意板块的轮动效应,09年热炒的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内需股未必能在10年持续。同时由于内需股估值普遍偏高,因此一旦市场遭遇中期或者短期调整,前期涨幅过大的个股必定首当其冲遭到机构洗仓。如果散户虎年打算短炒市场热点,一方面不要追涨杀跌,因为踏错点位进而高位套牢的风险在增加;其次切记严守止损位,要牢记腾讯和比亚迪10日之内市值蒸发3成带来的教训。
最后就是密切观察哪些股份能够经历得住大市的反复调整,因为最后经过“洗礼”仍然没有倒下的“中国元素”才是真正的好企业,往往能在大市重新进入上升轨道后大幅跑赢大市。
根据上述思维,我列出十只个股(排名不分先后)供大家参考,拓展大家投资思维: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