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股渐多迷人眼,认清五点获利多

(2010-03-23 01:30:08)
标签:

港股

恒指

支持

上望

22000

新股

打新

技巧

分析

方法

近日香港受华北沙尘暴影响,空气污染指数显著恶化,导致不少“追求高素质生活”的香港市民惊慌失措。无独有偶,港股本周第一个交易日,恒指就受印度加息和希腊危机影响下跌超过400点后失守21000点心理大关口。但是鉴于此次调整成交量不大,而且指数正位于头肩底颈线位置,相信大盘在目前点位有初步支持。若然周中放量跌破20800,后市可能再次下探支持位。

另外有不少分析员和“名博”都建议投资者关注本周将公布的三大行业绩,以为可以刺激大市。但是笔者认为这些大行的业绩难以给予市场惊喜,一是由于内银股的盈利前景透明度较高,市场一般较早消化相关利好;其次目前市场资金流动依然谨慎,至少央行加息前内银股仍然不具备普涨的条件。个人建议投资者中期关注内银股,其中股息率较高和完成集资的个股可以看高一线。

反倒是本周美国将公布的多项经济数据值得大家格外留意,尤其是第三季度GDP增长,如果达到甚至超过市场预期的3.5%,美股极有可能再创年内新高。再加上A股在融资融券等业务前景明朗后已逐步靠稳,港股很有可能在未来一两周上望22000

 

虽然港股走势变幻莫测,但是新股市场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上期杜镛为大家推荐的汇银(1280.HK)更是超额认购600倍,上市后短期三成的升幅可期。而不少投资者近期纷纷留言咨询新股事宜,杜镛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次介绍一下本人分析新股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说起新股市场,港股绝对充满了机会,而且老少咸宜。以09年为例,大到“抽水”超过260亿的太保(HK.2601),小到集资仅1亿的幻音数码(HK.8248)——但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有的放矢。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几个因素来分析新股:

1、定价是否合理:首先是定价区间要合理,上、下限相差一般不应超过百分三十,因为定价上、下限分别代表着上市公司和保荐人的心理价位,相差过大意味着上市公司与保荐人分歧严重,企业素质就值得怀疑。例如去年的华南城(HK.1688,上下限分别是1.4元与2.1元,该股认购反响一般,但该公司仍然决定按上限2.1元定价,按公司高层的说法是公司定价已给予很大折让,无法再低——如果他们的说法成立,那下限的唯一作用就是诱惑投资者。

其次是定价不可过高。近两个月有多支新股上市前被热捧,但是后市却破发,主要原因就是定价太高。以中冶(HK.1618)为例,09年预测市盈率高达26倍,高于同业,业绩又不突出,破发就不让人意外了。

所以大家可以将新股的招股价和同业做对比,如果预测市盈率较同行有较大折让,上市后潜水的机率就会减小。但估值并非决定股价的唯一因素,例如民行,09年预测市盈率只有12倍,是两市市盈率最低的银行股,为何上市后仍然破发呢?

 

2、盈利增长是否稳定和强劲:如果新股上市前的“核心盈利”能保持稳定强劲的增长,证明其盈利增长潜力大,可预测性强,自然容易吸引机构和基金增持,即使大市趋弱,股价潜水的机会也微乎其微。例如国药(HK.1099),即使在金融海啸期间盈利也保持50%以上的增长,未来盈利也预测稳步向上,因此上市后经历了短暂的市场寒流后,股价便拾级而上。

反观民行(HK.1988),虽然09年首三季盈利17.7%的增长高居同业之首,PE是同业最低,但大家仔细分析其损益表,剔出今年上半年的“一次性收益”后净利润实际同比下降25%,增长几乎居同业之尾,因此其PE相对同业有大幅折让实在情理之中。如果细究,民行上半年通过抛售海通证券(600387)获得一次性收益从而大幅增加其盈利,更有为上市而“做靓盘数”的嫌疑。

还有一众内房新股,更要小心分析其盈利组成,因为她们的利润很大一部分来自物业重新估值后产生的“虚拟”盈余:例如华南城HK.1688)的“投资物业公平值”产生的盈余居然连续3年都超过其税后利润的100%——这意味着这家座落在深圳的最大化工原料仓库上市前3年什么都不做,光等房价升值就获得了比目前还多的利润,而一做生意就亏损——这就不难理解为何此股上市首日即跌破发行价30%,创下港股史上上市首日最大跌幅纪录。

 

3、股份概念是否独特:如果股份的概念符合市场炒作的焦点,将成为股价的助推剂。尤其是公司所处行业如果独特,市场无法找到同类股份做比较,受到基金追捧的机率更大。

例如利邦(HK.891),此股根据我的分析无论规模,毛利率,盈利增长和估值都落后同业,但因具备内需概念而获得热捧;再比如从事制造和销售食用肠衣的神冠(HK.0829),上市至今涨幅已超过100%;更让人耳目一新的是经营殡仪业务的中国生命(HK.829609年上市不久就高出招股价5倍了。至于一众内房新股,虽然招股书各个都写得花团锦簇,但是市场上同类股份多如牛毛,所以非行业龙头或者估值较同业有较大折让者很难脱颖而出。

 

4、企业背景是否雄厚:如果上市公司在行业是龙头,那其规模,产能,销售渠道和议价能力等将产生协同效应,并为其估值提供高溢价,容易获得机构青睐。例如国药(HK.1099)和龙源(HK.0916),都是各自行业的领导者,因此上市后后股价都获得强大买盘支持而向上。

还有一种较少见的情况是如果上市企业的母公司或者策略股东实力雄厚,也会给投资者打一针强心针。例如利邦的母公司是利丰集团(HK.949,投资者自然觉得稳妥,甚至还能憧憬未来资产注入等利好。

 

5、发行股数是否稀少:有一些股份本身业务平平,估值也不吸引,但是上市后短期仍然表现惊人,这应该跟个股股份发行数量小有关,股价短期内容易被大户舞高弄底。

例如富通科技(HK.0465),本身盈利增长,企业概念和估值在行内都不突出,但是其公开发售部分仅750万股,招股价仅1.63元,这意味着除非获得配售的大股东介入,否则几百万元筹码即可左右一般市场大局——这大概是为什么其股价上市首日会上升超过2成,而后又逐步回落的原因吧。

 

综合而言,以上五点就是我总结出的分析新股的要点,简单实用容易上手,大家可以据此汰弱留强。其实还有其他因素比如保荐人的素质,“名人效应”等也值得考虑,但是我认为相关因素的合理性值得思考,例如大摩保荐的中冶和华润水泥(HK.1313)纷纷潜水,高盛参与分销的花样年(HK.1777)股价也上升乏力,而美银美林保荐的华南城无疑是自毁招牌;再比如被誉为“香港股神”的李兆基近来投资新股也频频失手。

因此我认为这些因素只具备参考价值,投资新手不可因为一时懒惰而迷信“大牌”,最后做出投资决定必须根据自己的分析和风险承受能力——因为我们炒股是为了给自己赚钱,大行可没有给你包底的义务哦。

 

P.S. 新股认购指引:

1、福和(0923.HK):确认认购

2、飞克(1998.HK)、敏华(1999.HK):观望

3、中升(0881.HK):上市后重点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