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迪士尼十月围城领导力好员工财经 |
“好员工为什么会离开你”系列之十九:
迪士尼的“十月围城”
下双黄蛋的不仅是金鸡、百花奖,还有来到中国的迪士尼。
如果从1955年,迪士尼在美国洛杉矶的第一个迪士尼主题公园算起,到2005年迪士尼在中国香港设立中国区第一个主题公园,迪士尼恰恰在50年后正式落户中国,当时的日本东京政府,心情一定十分复杂,因为它再也不能作为亚洲唯一的迪士尼主题公园运转了,这就意味着自1983年起,每年高达1730万的游客人数,将会被香港分流一部分;这还意味着,对于中国大陆最新崛起的中产阶层而言,原本在亚洲需要到东京才能游玩的迪士尼,现在可以到距深圳一关之隔的香港实现。
对于迪士尼而言,米老鼠和唐老鸭永远都对孩子们喜笑颜开,但不能忘记的是,利润仍然是迪士尼作为企业的第一要务,根据迪士尼对外公布的财务报表,仅2008年迪士尼主题公园就占到整个集团公司的27%的销售额(254亿美元),而利润则高达32亿美元,是迪士尼全年所有营业利润的一半。所以,尽管有对东京政府不成文的承诺(当时曾口头约定东京迪士尼将作为亚洲唯一的迪士尼主题公园存在),但22年之后,香港迪士尼公园就开始抢占东京迪士尼的势头,陆续吸引包括中国大陆在内整个大中华区的游客。
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一贯“喜新恋旧”的迪士尼,又开始重走当年“恋东京喜香港”的做法,之前对于香港的口头承诺,现在看来也要昔日黄花了。就在上个月,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对外宣布,上海迪士尼项目已获国家有关部门核准,全球第六个、中国第二个迪士尼主题公园即将在上海浦东新区川沙新市镇落户。对于消费者而言,我们乐见其成,毕竟多一个选择,就意味着多一份自由,我们也丝毫不能埋怨迪士尼的花心,作为企业追逐利润和市场很正常,客户的喜好一定是他们布局市场的导航仪。值得关注的是,无论是游客还是政府,或者是迪士尼的员工,他们都对迪士尼情有独钟,特别是迪士尼的“好员工”,给全球数以千万计的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果童话世界是迪士尼公园的业务支撑点,那么能够吸引全球游客对迪士尼顶礼膜拜的,则是那些天天和游客接触,天天上演同样的娱乐节目,天天保持一样好心情的迪士尼“好员工”。
到底迪士尼这些好员工是如何炼成的?第一领导力中心从6P领导力角度做了研究和分析,结论是,迪士尼已经将其愿景“提供最好的娱乐为所有人创造幸福”转化为企业每个员工的行为,每个员工都成为企业愿景的行为实践者,一旦企业的愿景和员工的行为、游客的满意度三位一体,想不赚钱都难。
第一,通过“目睹——感受——改变”,养成迪士尼员工的“角色感”。在迪士尼,从来都没有“员工”这一概念,他们管“好员工”为“好演员”,迪士尼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第一个创办了公司大学——迪士尼大学,它的主要使命就是,让加入迪士尼的所有“演员”(员工),都能适应和认同迪士尼的文化,将迪士尼的愿景“提供最好的娱乐为所有人创造幸福”变为员工接触客户的具体行为,同时这种行为引发的客户满意和瞻仰,又反过来使员工感受到在迪士尼工作的自豪感,按照迪士尼的说法,他们认同的好员工的“打动游客的心,而不是仅仅冲游客的脑袋说话”,而要做到这些,“并不是把员工放在迪士尼公园里,而是将迪士尼方在员工心中”。
从这个角度而言,第一领导力中心将迪士尼作为全球少有的几家可以将公司愿景(6P领导力模型中的P1部分)完美的转化为员工行为的一家公司,这种让员工通过“目睹——感受——改变”的领导力方式“自动自发”的去约束和管理自己行为的做法,真正的适应了员工的需求,再加上每个员工在公园内都扮演的虚拟角色(比如在公园内,游客不会知道他们作为员工的名字,而只知道他们正在扮演的角色,像米老鼠、唐老鸭等等),这种角色赋予了员工更多的行为标签,那些一直都做得很优秀,而且赢得越来越多旅客赞誉的员工,也就成为迪士尼真正的“好员工”。
反过来看,为什么国内很多企业在留住“好员工”问题上总是很头疼,问题之一就是,没有能将企业的愿景和员工“自动自发”的行为相结合,员工在工作中,仅仅是作为“被管理的工具”,而不是在扮演满足客户实际需求的满意“角色”,员工毕竟不是机器人,尤其是为数不多的优秀员工,企业如果还是像往常那样,通过“现象——分析——解决”这种理性方式来解决愿景落地的问题,无异于对牛弹琴,要留住好员工,领导力的方式之一就是“目睹——感受——改变”。
第二,通过客户导向的行为标准,帮助员工提升绩效,而不是一味的说教或者为了留住好员工所采取的“无原则的妥协”。当全球每年数千万游客光临迪士尼的时候,很多人会觉得迪士尼还会缺客户吗,他们不会在客户导向上做更多的改进,因为他们的客户会自动找上门。答案恰恰是错的,有一个流传很久的故事,或许可以解答这个问题:
当年创始人沃尔特·迪斯尼,在洛杉矶迪斯尼乐园中检查工作时,发现一位游船的操作员只用四分半钟就结束了一次巡游,而这要比标准时间少了两分半钟。沃尔特马上制止了这名操作员,并对他说:“想想看,换成是你,如果你去电影院看电影,而影院在电影中间抽走了一卷胶片,你会怎么想?”接着,沃尔特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和这名操作员一起用秒表练习行船最佳速度。一个月之后,沃尔特又来到这里,而且连续乘坐四遍游船,同时让不同的操作员驾驶,直到所有操作员的行船时间和速度完全符合标准,他才满意离去。
这个故事流传到现在,被迪士尼作为一种领导力方式保留下来,那就是迪士尼的管理人员,经常以“神秘游客”的身份对员工进行工作检查,迪士尼认为,这种过程检查的方式,非但不是对员工不信任,反而是帮助员工提升绩效,因为公司和员工都想要好的绩效,如果这种行为可以创造双赢,为什么不采纳呢?反过来,如果这位员工真是“好员工”,从长期看,这种检查只会让公司更加满意他的行为,从而可以获得更多的晋升和奖励,留住人莫过于留住心,一个有未来,能力不断提升,职位和绩效不断上升的好员工,是愿意继续为公司服务的。
回过头来,我们也看到国内一些企业为留住“好员工”大伤脑筋,到了最后就演变为给高薪留人,给高官留人,甚至怕好员工离开,在好员工出现问题的时候(因为好员工也会犯错误)一味妥协和退让,认为这种方式是给好员工“面子”,但问题是很多“好员工”并不领情,他们反而觉得公司的这种行为越是证明自己的离开是对的,反而加速的好员工的离开,第一领导力中心6P领导力模式中的P3原则领导力,就是关于如何从原则角度留住好员工的。
迪士尼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领导力方式,上面提到的这两点,是迪士尼在全球快速发展的领导力密码,也是迪士尼好员工快乐成长的关键,“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汽车见了爆轮胎”的企业并不多见,而它的员工却能在全球各个城市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既带来了业绩,又带来了口碑,很多企业家做梦都想像迪士尼一样。
而要做到,需要在行为上改变,需要提升领导力。
第一领导力中心·北京知行韬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转载、发表请注明出处并联系我们

加载中…